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大气科学 青藏高原相关记录314条 . 查询时间(0.061 秒)
2021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联合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在青海茫崖站布设工作。
新生代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变对东亚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东亚新生代气候和生物演变的研究,就离不开讨论青藏高原的生长。前人的研究表明东亚夏季风和印度夏季风、以及亚洲冬季风都和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密切相关。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是差异化的,不同地块的隆升对气候、植被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还有许多未解之谜。
2021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完成在青藏高原主体区域布设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站网工作,建成青藏高原首个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以下简称“观测网络”),可为高原天气监测预警、数值预报等提供连续观测数据和决策依据。
构造-气候控制的流域物质剥露、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被盆地的碎屑或者化学沉积记录,使得陆相盆地沉积成为重建区域风化和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但前提是物质都是来自一个流域,最好是稳定的流域。如果有风成物质从流域外输入,就必须准确识别出来和剔除才能获得可靠的气候和风化代用指标记录。细颗粒的碎屑记录(如<2微米的粘土粒级组分),因其有效规避了全岩或者粗颗粒组分易受到局部过程或者沉积相变化的影响,可提供流域风化...
一次青藏高原地区的强降雪过程,会极大影响当地的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深入研究其形成和发展机理,对提高预报准确率、减少强降雪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对于引起高原强降雪的气象因子的强度仍缺乏系统性认识。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地气过程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采用物理量定量诊断与WRF模拟(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气候变暖导致湖泊蒸发量增加,叠加降水减少和格局变化,加剧了全球内陆湖泊水量减少和盐度增加,溶解性无机碳(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含量随之升高。湖泊盐度增加会显著抑制固碳微生物多样性及固碳潜力,而DIC含量增加会提高微生物固碳潜力,由此,盐度和DIC含量增加对水体微生物固碳潜力具有截然相反的作用。但目前尚未有相关研究二者叠加如何影响湖泊固碳微生物及其固碳潜力,...
由大气所承担的 “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简称“子午工程二期”)青藏高原监测分系统圆满完成了2020年度工作任务。
近日,国际环境类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发表了中科院青藏高原所高寒环境质量与安全团队/中科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潮流研究员与美国中央华盛顿大学(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和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等单位合作的题为“Carbonaceous Matter in the Atmosphere...
针对称之为“超级暴力梅”的2020年6-7月我国江淮流域持续性超强梅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组织开展了系列研究,本篇关注于青藏高原低涡的影响。
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变率受到海洋和陆地热力强迫的共同影响。青藏高原的热力反馈是如何调控东亚夏季风对全球海表温度异常的响应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的研究解决了该问题,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北极被认为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放大器,而同在北半球且作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也具有强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增暖现象。两个地区都具有丰富的云层覆盖,并且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都可能遭受降雪或冰盖减少的影响,使得地表反照率发生变化进而造成的气候正反馈效应将扩大两个地区的未来气候变暖。
青藏高原位于副热带欧亚大陆的中东部,平均海拔超过4000m,是海拔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和“地球第三极”的美誉(图1)。同时,高原的热力强迫和机械强迫对亚洲季风系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球的水资源及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
2020年11月5日,国家气候中心业务科技处组织召开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区域气候监测、诊断、预测业务系统建设进展汇报会”。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胡劲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平,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李维京研究员、张培群研究员、肖潺处长等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对系统建设进行了科学指导。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试基地运行办公室主任李清泉研究员主持了会议。
2020年11月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研究工作汇报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藏高原科学研究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听取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中气象相关研究进展汇报,研究持续推进高原气象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的思路与举措。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新生代环境团队白艳副研究员与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天然产物稳定同位素组学团队周友平博士合作,选取青藏高原周缘两个具有明显垂直地带性的高度断面,对其土壤和植被中的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区包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生态多样性丰富的青藏高原东部贡嘎山东坡断面(海拔1,230至4,500m)(图1),和青藏高原北部山...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