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7 共查到大气科学 观测网络相关记录7条 . 查询时间(0.115 秒)
为尽快落实《巴黎协定》,降低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控制人为碳排放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基本认识。然而,由于对城市、地区、重点行业CO2排放情况了解不足,现有排放清单的透明度和偏差问题依然存在,导致了全球碳收支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获取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提出利用大气测量和反演的方法来核验排放清单。考虑到人为排放源较高的排放强度和复杂...
2023年9月17日,在首届国际大气环境遥感学会(AERSS)年会期间,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办了“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国际大气综合观测网络边会,边会宣布全球大气气溶胶-云-降水观测网络(GAONet)启动建设。
通过优化大气二氧化碳(CO2)观测站点选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汪宜龙副研究员和田向军研究员联合多名合作者,提出了大气CO2浓度观测的地面站点布设方案。研究认为,在我国建立60个大气CO2观测站点很有必要,同化观测数据时,利用大气反演的方法估算我国陆地碳汇量的准确性将达到欧美先进水平。该成果2023年8月2日发表在《科学通报》。
青藏高原大气中有多少水汽?青藏高原的水汽与周边地区是如何交换的?科学家告诉你答案。1日,记者从中科院青藏高原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在青藏高原主体区域布设了九台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实现了实时联网连续观测,结合此前布设的近地层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系统,全面构建了首个青藏高原地表、边界层、对流层大气水热立体观测网络平台。
青藏高原的大气中有多少水汽?青藏高原的水汽与其周边地区是如何交换的?日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在青藏高原主体区域布设了9台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可以对此实现实时联网连续观测
2021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完成在青藏高原主体区域布设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站网工作,建成青藏高原首个对流层大气微波辐射计观测网络(以下简称“观测网络”),可为高原天气监测预警、数值预报等提供连续观测数据和决策依据。
涡度相关观测网络能够对生态系统的水碳通量及其气候背景资料进行长期观测, 能量平衡闭合状况作为通量观测数据评价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备受通量界研究者的重视. 本研究运用OLS(Ordinary Least Squares)、RMA(Reduced Major Axis)、EBR(Energy Balance Ratio)和d 频率分布四种统计方法对湍流通量(显热和潜热)与有效能量(净辐射、土壤热通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