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动力气象学 >>>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动力气象学 青藏高原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0.075 秒)
构造-气候控制的流域物质剥露、风化、搬运和沉积过程被盆地的碎屑或者化学沉积记录,使得陆相盆地沉积成为重建区域风化和气候变化的良好载体。但前提是物质都是来自一个流域,最好是稳定的流域。如果有风成物质从流域外输入,就必须准确识别出来和剔除才能获得可靠的气候和风化代用指标记录。细颗粒的碎屑记录(如<2微米的粘土粒级组分),因其有效规避了全岩或者粗颗粒组分易受到局部过程或者沉积相变化的影响,可提供流域风化...
2020年5月6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赵艳研究团队题为“Evolution of vegetation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over the past 1.74 million year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关于青藏高原长尺度植被/气候变化与机制的最...
利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5阶段(CMIP5)中的21个气候模式的RCP4.5和RCP8.5情景预估结果,分析了全球变暖1.5℃和2℃阈值时青藏高原气温年和季节的变化特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三极观测与大数据中心博士后周旭与合作者在区域气候模型WRF中引入了随高度呈指数衰减的次网格地形动力学参数化方案,对高原西部的冬季月份降雪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引入参数化方案后,模式显著改进冬季高原以及周边的风速(图1)和大气环流的模拟,减小了西风水汽传输通量(图2a),从而明显减小了模型对高原西部降雪量的高估(图2b-c)。
南京的天气不仅一年四季“随机播放”,每年夏天炎热与否也让人难以捉摸。根据气象台数据,今年南京超过35℃的高温日仅为10天,只有前年的1/3。而前年8月10日甚至出现了40.1℃的酷暑天,创1966年以来最高气温。
雷达-雨量计联合校准降水结合了雷达区域覆盖和雨量计单点精度高的优势, 利用雷达进行区域降水量估计是提高雷达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利用在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区的雷达回波-降水反演关系式, 对2012年5月10日的这一地区的一次区域性强降水过程进行反演比较, 并利用平均校准法、 最优插值法和用卡尔曼滤波确定变分系数的变分-卡尔曼滤波进行空间校准. 结果表明:利用最优化法得到的本地降水反演关系式效...
结合青藏高原东部3″DEM和102个气象站46年(1961—2006)5—9月的降水资料,根据降水随高度分布,将站点分为三类,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逐年雨季降水量估算模型,并估算和分析了46 a的雨季凝结潜热。结果表明:降水量估算模型的相关性显著,基本都通过005的信度检验值069、082、090;高原东部雨季凝结潜热分布极不均匀,表现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征,凝结潜热总量变化在181×1...
考虑热带气旋类青藏高原低涡为受加热和摩擦强迫并满足热成风平衡的轴对称涡旋系统,通过求解线性化的柱坐标系中涡旋模式的初值问题,分析了地面感热对高原低涡流场结构及发展的影响,给出了高原低涡眼壁内、外侧水平流场和垂直流场的结构特征,讨论了低涡发展与其水平尺度、垂直厚度、所处纬度以及热量总体输送系数和加热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面感热对低涡的生成及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是否有利于低涡的发展与低涡中心...
利用IAP/LASGGOALS气候模式设计了两组敏感性试验,分别考察青藏高原表面感热输送和表面摩擦拖曳对夏季青藏高压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感热输送显著增强了高原近地层气柱中正涡度的制造和气旋性环流,同时增强了高原上空气柱高层的负涡度制造和反气旋性环流.另一方面,高原表面摩擦拖曳虽然使得低层的辐合略有增加,但施加给整层气柱以反气旋性涡度.因而高原表面的感热输送和表面摩擦拖曳对夏季青藏高压都有增强的作...
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空臭氧变化特征及其与南亚高压的关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