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劳动科学 >>> 劳动科学基础理论 职业培训 劳动社会学 劳动计量学 劳动经济学 劳动管理学 劳动心理学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劳动科学 劳动力相关记录292条 . 查询时间(0.065 秒)
邓州市是豫西南农业大市,全市人口15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91.4%,达到138.6万人,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富裕劳动力不断增加,据调查,邓州市劳动力市场的人数由原来的30万人增至45万人,外出从业使农户人均增加收入达300多元,仅此项就为全市农民增收4亿多元,因此,农民进城务工,将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为了了解辖区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最近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就邓州...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     农村  劳动力  流动  转移       < 2008/6/25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不仅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问题,而且是区域经济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我国,允许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放活的一项大政策。 四川是中国内陆地区的人口大省,也是劳动力资源大省,有着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全省8700万人口中,有6200多万农村人口,占71%,农村人口的比例高于全国水平。全省农耕地面积454.3万公顷,平...
一、农民收入增长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7年与1996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由9.0%降到4.6%;1998年与1997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又由4.6%降到 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继续缓慢增长,农民实际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再度回落,农民年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 2.1%,增速比上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劳动力究竟是不是商品?根据马克思的定义,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本文就从这一定义出发分别对劳动力的“劳动产品”和“交换”两个属性进行考辨。 一、劳动力不完全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首先应该是劳动的产物,即劳动力的价值就是体现为凝结其中的物化劳动。但是,劳动力本身却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自然劳动力和后生劳动力。自然劳动力是指非人类劳动的天然产物,而后生劳动力主要是指吸收人...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在此方面不仅达成了理论上的共识,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果,但相比较而言,对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可能诱发的一些新问题还认识不足。因此,为了有效做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尽可能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社会成本,很有必要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高度重视。 第一,推进农村剩余劳...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问题。上亿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中国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现代化和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分析与我国国情基本相似的日本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与成效,可以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一、我国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面临的形势 1.从农业内部看,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过大 据国家劳动部有关资料显示,2000...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现状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我国是人口大国,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较大, 将近70%。到目前为止, 我国农村有1.5 亿剩余劳动力, 每年还增长600 万左右,以年均4%的增长率增长。如何来解决、转移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 成为当前的难点问题。 2.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总体水平不高, 缺乏必要的教育和培训。根据最近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 1.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区域合作加强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并存 “十一五”期间,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将继续发展,传统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如设置高额关税、实行进口配额制度等)将逐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生产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消费类电子产品)和一些资本密集型产品(如钢铁、船舶制造)生产的相对过剩,贸易保护主义将以新的形式(如设...
200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900美元左右.这表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必须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即我国现已实现的小康只是一种低水平上的小康,是一种不平衡的小康,主要表现在总体小康下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基于此,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
城镇化一般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农民大量地从农村向城镇聚集,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即为城镇化水平提高的过程。因而城镇化的实质就是农民进城,就是实现农民身份的改变。城镇化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各方面的大量工作要做,如何组织好、安排好大批量的农民,即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无疑是其中的关键问题所在。    1、发展经济,提高就业概率,增大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就业概率的提...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实效性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的基本理论探讨    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
一、经济基础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决定作用    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 它是最基本的社会制度,一切社会活动无不受其制约和影响,劳动力要不要成为商品、是不是商品必然与经济基础的性质相关。劳动力是不是商品是否与生产资料所有制无关呢?答案是否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基础,它决定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性质,生产关系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决定作用不能不集中表现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决定...
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和劳动力第一大国,除了城市有大量以“富余”职工出现的过剩劳动力外,农村剩余劳动力正在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据有关估计,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高达1、5亿。因此,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任务。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后的就业状况    农村剩余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农业劳动力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来说,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为10%左右,表明该国家基本上完成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而人地矛盾是我国农业中最为突出的矛盾。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可避免我国农业生产的低效率,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环节。 ...
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1. 2亿。人口问题己经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代化的瓶颈。显然,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合理转移是当前我国亟巫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对整个国家有着重大意义和影响的社会问题。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这是学术界达成的一致共识,也正在被各级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