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中国古代史 >>> 先秦史 秦汉史 魏晋南北朝史 隋唐五代十国史 宋史 辽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 中国古文字 中国古代契约文书 中国古代史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中国古代史相关记录5439条 . 查询时间(0.457 秒)
牛丛自明代中期以后伴随汉人迁徙西南(以云南为主)边远山区而兴起。在明朝,牛丛是乡村防御力量的重要部分,兼具保甲性质。随着清前期的裁卫并县、改土归流等推进,官方控制深入社会基层。清中期以后,牛丛组织与官方矛盾越来越明显,成为官方严禁对象。进入晚清,由于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加剧,牛丛弊端更进一步展现,加剧地方动乱,成为官方平乱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官方虽严厉禁止,但直到清末牛丛依旧影响着乡村冲突的处...
南北朝时期的地主     南北朝时期  皇权地主  吏民地主       < 2024/4/8
南北朝时期的地主,既指占有或追求大量田地者,也指占有或追求大量钱财者,土地是地主首要的追逐目标,钱财也是其重要的追逐对象。南北朝时期的地主,分为“皇权地主”和“吏民地主”两类,前者由皇帝、皇室地主和官僚地主三者构成,其中皇帝乃是全国最高、最大的地主;后者主要是指“吏民”中占有较多土地或财富的相对富裕者。
《宋书·孝义传》所记郭世道、原平父子事迹,反映了中古早期江南地区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图景及其生存状态:他们在从事农耕的同时,普遍开展多种经营,与市场联系密切,并非孤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在遭遇社会动乱与灾害时,与邻里互相帮助,形成地缘性社会关系;作为王朝国家的编户齐民,交纳田租户调,应征从役,并接受王朝国家的教化。中古早期江南地区农民生活的世界,可区分为作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家庭、作为互助单位的村里、作...
插汉拖辉地方位于宁夏平原北部沿黄河一带,东与鄂尔多斯旗地相接。康熙年间这里是鄂尔多斯蒙古部落游牧地。雍正年间清廷在这里设县筑城,兴修水利,招民垦种,将其变成了新垦区。但随着农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难以应对的环境和灾害问题,导致县治裁撤,民户流散,农田逐渐荒废。清前期插汉拖辉从牧场到农耕区再到弃地的转变,是农牧交错带地区环境变迁的典型案例,探究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对今后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开发具有历史借...
周琼教授学术专著《清代云南环境变迁与环境灾害研究》公开出版发行。
万历援朝是明朝自永乐以来唯一一次跨越国境的用兵,始而对朝鲜、日本的动态几乎一无所知,继而应朝鲜国王请求仓促出兵,再而陷入与日军的长时期对峙与胶着之中,前后延续七年之久。当战争发生在朝鲜北部地区时,辽东兵及蓟镇、宣府兵尚能应对;当战争推进到朝鲜南部地区时,由于战线的拉长、日军的投入和战事的延续,明朝调动了国内各地区、多民族的军事力量,并且动用了半数以上的战略总预备金,才在日本国内发生突变的状况下,与...
《文馆词林》保存的北齐后期皇帝除授官员职务的“敕”分为两类:一为“件授如右”敕,是北齐皇帝对吏部上奏官职拟选名单的批复,它是吏部铨选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二为以皇帝名义发布的除授官员职务敕,它与发诏授官同属官职除授的重要形式,但各有对应的官职除授范围。北齐后期皇帝发诏、发敕授官和“件授如右”敕,不仅与唐代“册授”“制授”“敕授”和“旨授”存在渊源关系,是唐代选授之法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唐代制敕授官文书...
苏序是三苏的父、祖。身为北宋前期眉山乡村的一个普通富民,苏序曾有两次救荒活动:其中一次卖田救荒见于正式文献,另一次更为重要的救荒活动仅见于苏轼私下谈话记录。分析这两次救荒活动的具体内容,可以对应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两次饥荒的局部状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第二次救荒活动的考证,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牟利行为,这是苏家后人有意识掩饰此事的原因。事实上,苏序兼顾牟利的赈济活动更符合富民的行事逻辑,其慈善活动既是经...
斡鲁朵内的部族组织由石烈、抹里和瓦里三种基层单位构成,属于“部族”组织,而非“帐族”组织,有相对固定的驻牧地,不追随辽帝捺钵。在辽朝中期以前,辽帝通过建立隶属于斡鲁朵的石烈和抹里组织,削弱契丹部族势力。在辽朝中期以后,受到自然环境恶化和契丹部族势力式微等因素的影响,斡鲁朵内的石烈和抹里组织逐渐被迁离“契丹故地”,转向对奚人的镇戍。瓦里是由契丹贵族罪犯组成的基层组织,是辽帝削弱契丹贵族势力的工具。瓦...
本书围绕着近代国人对“月亮”感知的变化主题,由月亮的近代新知(如月食和月球新知识)传入、论争、接受作为切入点,探讨国人对月球新意识、新观念的产生、演变,进而探究诗词和小说中月亮的文学意象之变化和书写,延伸到“嫦娥奔月”各种戏剧的新编与排演、各式“月球旅行”科幻故事的想象、中秋节日习俗在近代的变迁,以及“外国月亮比中国圆”话语考释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内容构成。本书稿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寓人文思考于平白浅...
宋代义庄保障制度在我国民间保障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对该制度进行文化探源,剖析了儒家“仁爱”思想、宗族观念、推恩精神等构成制度的文化基因;解析该制度的文化形态,揭示了其在物质、制度和精神等三个层面构筑的协同的文化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文化因素是宋代义庄保障制度发生、发展的深层根源,其文化建构过程可以为当下民间保障制度发展提供历史参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积极推进乡村民间保障事业发展需要唤醒国人基因中的“...
圆明园研究77期     圆明园  景观  儒家文化       < 2024/4/16 雷速共建数据
盛时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的景观包罗万象,蕴含儒家政治、经济、哲学、伦理、道德等内容,且多以建筑、题额、匾额等形式熔铸其中。本文以圆明园造园理念为线索,结合清代皇帝的儒家统治思想和造园艺术特点,对圆明园景观中所体现的“大一统”、“勤政”、“农本”、“孝道”等儒家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探讨,为儒家文化在园林中的应用和表达提供借鉴,从而增强新时...
2023年12月20日,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在京举行颁奖大会,共有41部史学著作、20种史学刊物获奖。优秀学术成果奖中,“特等奖”空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3部著作获得一等奖,《安阳孝民屯(三):殷商遗存·铸铜遗物》等6部著作获得二等奖,《中国古代村落形态研究》等10部著作获三等奖,19项著作获提名奖;《不断裂的文明史: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等3部著作获得优秀普及读物奖;《历史研究》...
陈勇明,1976年出生,四川仪陇人,文字学硕士,历史学博士,副高职称,研究方向及教学科目:中学历史教学、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甲骨文等。发表论文C刊1篇,EI收录2篇,其他学术论文数篇,甲骨文普及性短文10余篇。
2023年12月8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公告,公示了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拟授奖成果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朱浒教授《洋务与赈务:盛宣怀的晚清四十年》一书入选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