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哲学 认识论相关记录49条 . 查询时间(0.057 秒)
认识论价值范畴的三个方面     范畴  认识论价值       < 2008/11/21
目前通行的价值定义是,价值是客体属性同主体需要之间的肯定与否定的关系,即利害关系。我们认为,对于价值范畴的这一界定是不够全面的,即使在认识论范围内,价值也并非只是主体同满足其
试论诡辩论的认识论基础     认识论基础  诡辩论       < 2008/11/20
诡辩论作为一种辩论方法,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已存在,并且在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不断地出现,特别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它更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机会主义者宣扬错误观点、攻击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手段。诡辩论的产生有其认识上的原因,研究诡辩论的认识论基础,对于深入批判诡辩论,总结思维的经验教训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古代认识论之发轫     中国古代  认识论       < 2008/11/18
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没有认识论,这种见解在现今的学术界是很少见的了。然而在作中西哲学比较和探讨中国哲学史特点时,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只是一种伦理化的哲学,认识论很不发达,不占重要位置,此类观点却时有所闻。当然,这个问题只有在哲学界对中国认识论史作充分的研究、讨论之后,才会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近读冯契同志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
文章认为传统认识论以对物质客体的研究为标志,而现代认识论的研究,以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图景为对象。文章通过宏观的对知识图景本质特征的分析,以及形成、演变等问题的考察,来把握知识图景的认识论意义;并就知识图景对现代认识论研究提出的新课題作了简要的分析。
总结基因治疗临床研究的经验教训,在有关人类基因的新的知识背景下,反思传统的基因治疗设想,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提出质疑和作者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就基因治疗的伦理规范发表看法。
有机论思维方式与科学主义思维方式是认识论中对立的两极。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是一种有机论的哲学,它特别强调自然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呼吁人们以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看待并处理人与自然的一体化关系,具有强烈的有机论色彩;但是,它的“本体论证明”却是生态科学的最新发现,它的认识论方法却是机械论的、还原论的、主客二分的,具有强烈的科学主义色彩。因此,当被问及“你们环境伦理学究竟是科学的有机论还是有机论的科学呢...
约翰·洛克(JohnLocke,1632—1704)是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1688年英 国革命的倡导者。这个革命的目的虽然有限,可是目的都完全达到了,以后在英国至今 也不感觉有任何革命的必要。洛克忠实地表达出这个革命的精神,他的著作大部分就是 在1688年后几年以内问世的。他的理论哲学要著《人类理智论》(Essay Concerning H uman Un derstanding)...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已经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发展,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这三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也相继出现了三个中国化的里程碑。 一、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我们党内,毛泽东是把马克...
(编者案:本文节录自作者之硕士论文《海德格基础存有学的认识论意涵》第四章。作者乃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毕业,曾为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编辑。)    基本上,海氏认为传统认识论之所以未能掌握认识问题之本质,实由于它预取了手前存有学为其基础。海德格相信,我们若要对认识问题有真切的体认,便得先从传统所划定的桎梏中挣脱出来,并将此问题置放在恰当的视域里重新思考。当然,我们不会以为海德格对传统的观点大...
本文以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先验感性论部分为切入口,围绕外部刺激和先验对象这两个概念在康德贯彻其主体性原则于人之认识之中作用的梳理,提点出二者在知识启动之机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澄清纯粹数学尤其是纯粹几何学在一切人类之知识中的特殊地位。更重要的是从理性内部的分析逼显出康德认识论的有限处,而这一有限处又恰为后人开拓出了广阔的空间,它由两版演绎的不同启示了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完形之路及其问题。
认识论转向”的本体论意蕴     本体论  认识论       < 2007/12/29
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有一个流行甚广、影响甚大的观念,那就是认为整个哲学经历了一个从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转向——现代“语言学转向”的演变过程。应承认这种概括有一定理论依据,因而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某种解释力。但是,任何普遍性的概括都不免以遗漏和牺牲具体性和差别性为代价,如果把上述哲学史演化模式绝对化,甚至视为理所当然的理论教条,那么就可能模糊哲学史的真实面貌,并遗漏重大的哲学问题。 ...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有着丰富的关于主体修养的学说。其中,大部分是讲道德养成过程中的主体修养问题,不过也有相当部份是讲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修养问题。而且,即使是那些有关道德主体修养方面的论述,同样也包含着重要的认识论上的意义。可以说,强调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修养,认为认识活动与道德修养有密切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大特征。它对于丰富哲学认识论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哲学贡献于世界哲学的一份宝贵财富。
中国意会认识论发韧于《老子》,集大成于《庄子》,本文论析了老庄意会认识论的来源、内涵、特点、方法以及广义认识论的层次结构。
文章介绍评述了美国汉学家蒙罗(DonaldJ.Munro)的学术成果。《早期中国人的概念》阐发了中国人性论中自然平等的观念和道德典范的作用,并发现了中国哲学中的行为主义倾向。《人性之象:宋代的描写》侧重分析朱熹人性论中事实与价值的混合。《当代中国人的概念》研究了本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对人性的看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蒙罗着重分析了“帝国式的探索方式”的起源、弊端。
在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的今天,深刻地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内涵,对于准确地厘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下语境中的出场路径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是否与他们没有在制度层面经历过社会主义的实践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必然以一种持不同政见者的文化姿态而出现?在马克思那里,其哲学曾以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的形态而出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