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地质学 气候相关记录200条 . 查询时间(0.27 秒)
通过对云南寻甸XR1石笋进行TIMS-U系测年、氧碳同位素和沉积速率变化分析, 重建了寻甸地区中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化模式: (1)8.0~6.0 ka BP为温暖湿润期; (2)6.0~5.1 ka BP为气候突变期, 温湿向冷干转变; (3)5.1~2.1 ka BP为气候恢复期, 气候从冷干逐渐恢复到中全新世正常的气候水平。XR1石笋还揭示了该地区中全新世出现的四次冷干气候事件: 6.0~5.1...
2010年的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这凸显了湿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补给水源等方面的重要生态功能。本会议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生态功能和所面临的威胁,探讨全球变化背景下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恢复及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与方法,阐明基于这些技术与方法的湿地生态过程及其作用机制,明确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辨析自然及人为因子驱动力的协同作用及其耦合关系,进而提...
地处华南之粤东北丘陵区的蕉岭红土属粉砂质粘土,形成于末次间冰期。红土的细粘粒含量为12.15%~24.64%(平均值18.46%)、Mz为5.91Φ~7.53Φ(6.72Φ)、概率累积曲线和频率曲线分别呈现以“四段式”和“三峰式”构型;主元素氧化物以SiO2、Al2O3、TFe2O3为主,含量依次为5010%~5314%(51.36%)、23.07%~24.44%(24.00%)、10.18%...
泥河湾盆地发育了良好的更新世连续河湖相地层,并且蕴含丰富的古人类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在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磁学、旧石器考古和早期人类演化等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详细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建立了这套地层及其蕴含的早期人类遗址和哺乳动物群的年代框架,提取该地层中蕴含的古气候信息及其对区域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这一科学问题成为后续研究的重点。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控制,精细解释泥河湾盆...
结合孢粉分析,对兴凯湖一根长269cm的沉积岩芯研究表明: 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气候变化,即粗粉砂和砂增多对应于降水减少的低湖面时期,细粉砂增多对应于降水增加的高湖面时期,而粘土增加则对应于气候干燥的静水沉积环境.约27740-25540cal aBP时期,沉积物颗粒较粗,湖区处于低湖面的冷干气候;而随后25540-23650cal aBP时期,中粉砂增加,粘土较少,分选性较好,湖...
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日前,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新一项研究报告显示,澳洲4万年前巨型动物的灭绝并非由气候因素造成,而是人类大肆捕杀导致的。这些远古灭绝巨型动物包括:大型有袋哺乳动物、大型爬行不能飞行的大型鸟类。
据国外媒体报道,爱尔兰大鹿又称为巨鹿、大角鹿,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然而这种巨大的动物却在10600年前神秘地灭绝了,个中原因一直是个谜。一项对爱尔兰大鹿牙齿进行的最新研究表明,这一物种由于无法适应当时的气候变化,最终从地球上消失。
发育于斜坡非饱和带的结晶岩与碎屑岩腐岩多夹于残坡积土层和风化岩带之间,保留有裂隙及层理等构造,但质地松软。腐岩结构体与母岩色差显著,保留原岩结构和构造特征,矿物成分以次生粘土矿物、次生石英及褐铁矿最为常见。腐岩次生微孔隙发育,具有低密度、高孔隙度、高渗透率、高容水度及高持水度特征。腐岩发育是通过低渗透岩石结构体风化前锋的渐进性扩展实现的,非饱和带高湿度空气形成的凝结水和降水入渗形成的非饱和渗流是该...
通过对陕西山阳盆地上白垩统一古新统界限地层——山阳组和鹃岭组地层学、元素地球化学 及地层中化石特征的研究表明:山阳盆地的上白垩统和古新统构成完整的沉积旋回;古气候以干热 为主,且在晚白垩世晚期干热程度尤为严重,这种干热的气候很可能对恐龙在白垩纪末的鲍灭起到 了椎波助澜的作用。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009年9月18日报道,日前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举行的一个有关火山研究的国际研讨会上,部分与会研究人员指出,火山顶部的冰层融化可能导致更多火山爆发。历史上就有这种先例。大约1.1万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段气候变暖、冰川消融的时期。科研证据显示,当时冰岛一带火山活动大大增加,并且从气候变化到火山活动增加之间的反应时间并不长。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基于1974,1990,1999和2003年4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包括Landsat系列影像,ASTER影像和地形图,研究了玛旁雍错流域(面积7786 km2)内冰川与湖泊的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在过去30年里该流域冰川和湖泊都以退为主,有进有退。自1974年到2003年,冰川面积从10792 km2减少到10039 ...
近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再华与美国爱荷华大学专家Dorale共同在洞穴和岩溶学国际顶尖期刊Journal of Cave and Karst Studies 2009年第一期上发表学术论文,披露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用“重现性准则”(即两个或是更多的洞穴石笋具有相同的同位素记录)来检验石笋是否是在同位素平衡条件下沉积的,以判别洞穴石笋古气候重建的适宜性(只有达到同位素平衡的石笋才...
蒙城尉迟寺文化层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Ⅱ——古遗址气候变化反演及代用指标选择。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气候主要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高原季风的影响. 对川西甘孜地区甘孜寺黄土剖面地球化学特征的系统研究表明, 甘孜黄土在风尘源区经历了斜长石分解从而导致Na, Ca等活动性元素淋失的化学风化过程, 沉积后的化学风化主要表现为成壤过程中碳酸盐的淋溶淀积及Fe2+的氧化. 甘孜寺剖面CIA, Na/K以及Fe2+/ Fe3+等地球化学参数记录显示, 1.15 Ma BP以来甘...
对大别山南、北坡燕山期花岗岩风化壳研究表明: 南坡司空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风化壳为剥蚀型风化壳, 在水解作用以及酸性介质条件下脱碱、钙、硅和富铝, 主要矿物学演化是长石、黑云母风化蚀变为伊利石→(蛭石→1.4 nm过渡矿物)→高岭石→多水高岭石. 北坡河棚黑云母正长花岗岩风化壳为稳定型风化壳, 在氧化作用以及弱酸偏中性介质条件下无硅的淋失、富铁和非晶化作用显著, 主要矿物学演化是长石、黑云母转变为蒙...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