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层学与地史学 >>>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地层学与地史学 气候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32 秒)
青藏高原东北缘兰州盆地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较为丰富,这些哺乳动物化石群为建立兰州盆地新生代年代框架和反演古环境演化信息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中新世泉头沟动物群中含有大量小哺乳动物化石,但是其准确年代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限定。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敖红研究员和张鹏博士所在的研究团队,一直在兰州盆地开展磁性地层定年、哺乳动物演化与古气候之间的联系等研究。在已经建立的兰州盆地早中新世和晚中新世的年代框架基础...
2018年5月22日—24日,“深时极端环境和气候及生物响应”国际研讨会在校召开。丹麦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国际古生物学会前主席、英国杜伦大学David A.T. Harper教授,国际著名牙形石专家、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前主席Mike Orchard教授,我校“千人计划”入选专家Thomas J. Algeo教授、生态系模拟领域权威学者Peter D. Roopnarine教授...
通过对陕西山阳盆地上白垩统一古新统界限地层——山阳组和鹃岭组地层学、元素地球化学 及地层中化石特征的研究表明:山阳盆地的上白垩统和古新统构成完整的沉积旋回;古气候以干热 为主,且在晚白垩世晚期干热程度尤为严重,这种干热的气候很可能对恐龙在白垩纪末的鲍灭起到 了椎波助澜的作用。
对中国东部中纬度季风区内的两处山地泥炭—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和天目山千亩田泥炭腐殖化度进行了研究, 并对两剖面的孢粉记录、有机质含量、TOC和Rb/Sr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在东亚季风区山间盆地, 气候越干冷时泥炭的分解就越强烈, 以吸光度表征的腐殖化度就越高; 相反, 当气候较温暖潮湿时泥炭主要处于还原状态, 分解较慢, 腐殖化度较低. 大九湖剖面的腐殖化度记录了晚冰期(约16.0~11.4 cal ...
河南省卢氏县三角沟、大峪沟剖面位于豫西卢氏盆地中南部,涉及地层为中始新世张家村组、晚始新世 卢氏组和渐新世大峪组。孢粉总体以被子植物为主,可划分为5 个孢粉组合。第一组合位于张家村组上部,蒿 粉、栎粉含量高;第二组合位于卢氏组下部,菌孢类含量高。前者属亚热带干热气候下的洪泛盆地沉积,后者属 还原环境湿润气候下的湖泊沉积,其孢粉特征更接近于邻区中晚始新世沙河街组三段上部和二段下部孢粉特 征。...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民和黄土的磁化率、粒度、CaCO3和TOC等气候载体进行综合测试分析,可以将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1.90~0.70 Ma B.P. 段划分出7个气候阶段。对民和黄土的气候分析表明,1.10 Ma B.P.(民和黄土的L11黄土层)前气候差异较小,冬夏季风不强,对抗性较弱,黄土古土壤发育不明显,厚度较薄;1.10 Ma B.P.后,冬夏季风...
通过对上海地区约200个深孔和300个浅孔的岩性、岩相分析,把本区第四纪沉积层归纳为十二个沉积单元,並根据孢粉与微古分析资料得出与之相应的孢粉组合带及海陆相沉积。从沉积结构特征和孢粉组合特点,得出第四纪时期本区有五个寒冷期及与之相间的四个温暖期和冰后期,自早至晚分别命名为:崇明寒冷期、沪西寒冷期、沪东寒冷期、闸北寒冷期、苏州河寒冷期、根据微古和岩相等资料,发现有同温暖期和冰后期相呼应的五次不同范围...
根据野外水准测量与室内实验分析,本文探讨了西藏纳木错和藏北高原古大湖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演化和气候变迁。在纳木错沿岸拔湖48 m以下,发育了6级湖岸阶地,拔湖48~139.2 m发育有高位湖相沉积。研究表明,纳木错湖泊发育与藏北高原东南部古大湖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116~37 ka B.P.间的古大湖期;②37~30 ka B.P.间的外流湖期;③30 kaB.P.以来的纳木错期。在古大湖阶段,...
西藏札达盆地托林剖面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