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 气球、飞艇 定翼机 旋翼机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航空器结构与设计相关记录744条 . 查询时间(1.852 秒)
熊宇,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东省特色专业负责人。
本申请涉及一种折叠机翼及适用于折叠机翼高承载状态的锁定机构,其包括与内翼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上铰接有连杆,连杆远离滑块的一端用于与外翼铰接,连杆的两个铰接轴相互平行;滑块上开设有滑块锁孔,还包括与内翼滑动连接的折叠态主锁销子,外翼位于折叠状态时;折叠态主锁销子插入滑块锁孔内通过限制滑块滑动实现外翼转动的锁定,内翼上转动连接有旋杆,旋杆一端能对折叠态主锁销子施加作用力,另一端与直线步进电机的输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翼折叠控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飞控计算机获取包括用于折叠翼控制的飞行器运动姿态数据;机翼折叠控制处理器综合判定飞行器当前运动姿态;当综合逻辑运算结果为地面停放时,发出收拢指令;当综合逻辑运算结果为起飞滑跑、空中飞行、着陆滑跑时,发出展开指令;机翼折叠控制处理器“展开”、“收拢”作动过程控制;该装置包括:该装置包括机翼折叠控制处理器、传感器数据处理器、霍尔角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
吴奇,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研究员。紧紧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下一代JJ座舱)和重大工程(大飞机工程)开展航空人因工程与脑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飞行脑科学优化飞行员抗过载耐力;2、飞行脑认知推理提高飞行员工效能力;3、航空脑机接口;4、非参数机器学习。
陈鹏,男,汉族,1983年生。2016年3月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获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
本申请涉及一种折叠翼的同步锁定机构,属于航空航天领域,包括主机翼以及分别位于主机翼两侧的两个外翼,两个外翼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主机翼上,所述主机翼与两侧的外翼之间均设置有弹性锁销机构,所述外翼处于完全展开状态或折叠状态时,所述弹性锁销机构插入所述外翼中从而将主机翼和外翼的相对位置锁定,所述主机翼上设置有同步控制所述弹性锁销机构使弹性锁销机构与外翼分离的控制机构。本申请具有提高折叠机翼自折叠状态解锁...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专利:一种无人机避障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属于吊舱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空中发放回收无人机花开式可开启式吊舱,包括舱体1、舱体底部的花开式六舱门2、舱体内部的上支撑板6和下支撑板5、固装在上支撑板6上的电器控制设备、固装在下支撑板5上的喇叭状回收装置3、固装在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联动机构7;所述联动机构7用于控制舱门2的开启和闭合、以及控制喇叭状回收装置3和飞行器4-2的升降,所述喇叭状回收装置3用于实现飞行器4-2的发射...
长寿命高可靠是重大工程装备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以先进航空发动机和高铁车轴为代表的关键部件,服役寿命内承受了超过107甚至1010周次的循环载荷作用,进入了超高周疲劳(即107周次以上的疲劳)研究范畴,这颠覆了传统基于疲劳极限(对应107周次)的疲劳强度与寿命设计理念,成为近年来疲劳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因此,揭示超高周疲劳的微观机理和规律等科学问题,建立疲劳寿命与疲劳强度的准确预测模型,将具有重要的科学...
尹泽勇(1945.02.14- )。航空发动机专家。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江苏省宝应县。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力学专业,1985-1987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作访问学者,1990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工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及科技委副主任,现任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科技委主任及国家“两机”重大科技专项发...
2022年8月2日,航空学院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将自主开发的NPU-MWA-180多兆瓦级风力机翼型首次成功应用于陆上最大尺寸量级风力机CGI90.5A叶片,受到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日报、凤凰网、科学网、华商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报道。
2022年7月26日,受吉林重通成飞新材料有限公司邀请,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韩忠华教授、宋文萍教授以及许建华、邓磊、刘子侨和郑可风等师生一行6人前往甘肃武威进行合作交流,并参加首支CGI90.5A叶片下线仪式。
袁荒,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结构设计及其结构完整性研究;高速旋转结构动力学特性和热结构温度分析;高温金属材料的本构理论研究、疲劳损伤模型、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金属零件表面强化工艺、设备及评估方法等方面研究。
董戈,工学博士Ph.D,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航空航天微波电子和遥感领域具备理论基础坚实并具有丰富的工程开发经验。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海洋微波遥感非穿透性探测方法并完成计算机仿真模拟及机载SAR设计与海陆空联合试验,在此基础上开展海洋探测星载SAR设计,解决了高辐射分辨率和超宽测绘带宽等关键技术,同时承担了中国首部千瓦级星载脉冲行波放大器的研制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专利1项。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