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生物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海洋生物学相关记录651条 . 查询时间(3.99 秒)
2021年3月22日,国际生物学期刊The ISME Journal刊发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irst cultured free-living representative of Candidatus Izemoplasma uncovers its unique biology”的文章,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孙超岷课题组关于深海难培养微生物-软壁菌门(Tener...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默罕默德莫森Mohamed Mohsen博士和杨红生研究员共同撰写的《Sea Cucumbers: Aquaculture, Biology and Ecology》一书,由Academic Press (Elsevier)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介绍了海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理论知识,综述了中东地区的海参资源现状,重点阐述了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的海参种类、海参资源利用、海参相...
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李富花课题组主导完成的科研论文《简单重复序列促进对虾基因组可塑性和适应性进化》在《通讯—生物学》在线发表。该研究针对简单重复序列(SSR)在对虾基因组内呈爆发式扩张的现象,首次提出SSR在基因组内急速扩张的新机制,揭示了SSR在对虾基因组的可塑性和适应性进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晓雪研究员团队发现细菌宿主H-NS蛋白调控原噬菌体的“沉默-激活”过程的新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Xenogeneic silencing relies on temperature-dependent phosphorylation of the host H-NS protein in Shewanella为题于3月8日在线发表于英国Oxford出版社生物学核心期刊Nuc...
近日,由中科院海洋所李富花课题组主导完成的科研论文“Simple sequence repeats drive genome plasticity and promote adaptive evolution in penaeid shrimp”在Nature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在线发表。该研究针对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地球系统科学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对碳、氮、磷、硫及重金属等元素在地球圈层中的循环过程进行描述、示踪和预测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地球各种生命形式中,微生物因其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物质代谢方式丰富,在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关键的驱动作用。深海微生物具有丰富的遗传与代谢多样性,但由于采样和培养条件的限制,目前对深海微生物在地球化学元素循环中的基础性作用仍知之甚少。因此...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公布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的通知》(人社部发〔2020〕97号)、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下达2020年上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的通知》,202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正式公布,海洋科学学院戴小杰教授入选,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戴小杰,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协审专家...
科技日报讯 (记者董映璧)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国家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从鱿鱼肝中分离出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高活性化合物。动物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可促进神经元恢复并抑制颅脑外伤后的炎症反应,显示出对颅脑损伤有很高疗效。该项科研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
广州市南沙区20日通报,位于该区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在南海首次发现砂层水合物。该实验室已成功进行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实验室汇聚16个院士团队。南沙区还开展跨境科研资金使用,通过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向香港科技大学拨付香港分部年度建设经费和港澳科研开放基金。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林强研究员团队主导,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等团队联合研究,首次明确了印-太交汇区的印-澳群岛是全球海马的起源中心,并原创性发现了在地质、洋流驱动下海马全球扩散路径的时空特征及生态适应与进化机制,提出了印-太海马类群由古特蒂斯海和南非好望角两条路径先后进入大西洋的新观点(图1)。相关研究成果“Genome sequences...
在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中,温度对生命体的生理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陆地上的鸟类和哺乳类之所以能够成功的适应各种生境,其恒温能力功不可没。相比与陆生环境而言,水生环境的生物想要获得恒温能力更为艰难,它们必须面对水体高比热,热量易丢失的挑战。然而根据观测,至少有40种鱼类克服了这些困难,具备类似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恒温能力。其中剑鱼、旗鱼和金枪鱼是恒温真骨鱼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支。这些鱼类是如何克服重重...
2021年2月1日,2020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评选结果揭晓,中国海洋大学共有2项成果荣登榜单,这是学校连续7年有研究成果入选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充分彰显了学校在中国海洋与湖沼相关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学校入选项目分别为:海洋生命学院张玉忠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微生物独特生命特征、极端环境适应与生态效应获重要进展”和王师教授主持完成的成果“海洋幼虫起源进化研究取得重要...
2021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团队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了题为“接合型质粒编码的毒素/抗毒素系统PrpT/PrpA直接调控质粒拷贝数”(Conjugative Plasmid-Encoded Toxin-Antitoxin System PrpT/PrpA Directly Controls Plasmid Copy Number)的研究论文,系统阐述...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转折期,地球上发生了显生宙规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在6万年的时间里,约81%的海洋生物彻底消失,破坏了存在2亿年之久的海洋生态系统。这一时期,古海洋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剧变,包括海水升温、酸化、缺氧或硫化、大规模海退以及洋流循环受阻等,这些变化都是导致二叠纪末海洋生物大灭绝的可能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彼此之间又都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与其他常用来探讨古环境背...
近日,中科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天然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赵建新教授等合作,在南海北部珊瑚礁发育模式研究上取得最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总体环境科学杂志》)上。珊瑚礁以其极高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初级生产力,被誉为“蓝色沙漠中的绿洲”和“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然而,全球珊瑚礁已进入了一个以“人类活动显著改变地球系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