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植物检疫学 植物免疫学 植物病理学 植物药理学 农业昆虫学 植物病毒学 植物病虫害测报学 抗病虫害育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杂草防治 鸟兽、鼠害防治 植物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保护学 中国科学院相关记录71条 . 查询时间(1.687 秒)
2024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张杰研究团队在Cell Host & Microbe在线发表“Plant cellular messengers mobilized to defend”的论文,阐述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 PA)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植物免疫调控中的信号交叉与关联。近期研究发现植物免疫受体类激酶Bot...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叶健研究团队在Virology杂志发表论文,题为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 vectors。该研究报道了首个能感染甘蔗的重组病毒载体——甘蔗条纹花叶病毒(sugarcane streak mosaic virus,SCSMV)。甘蔗病毒过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甘蔗生...
针对清远市阳山县杨梅镇的林下经济发展项目需求,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AutoGo实验室组建的“智慧农业”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于2023年暑期赴杨梅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杨梅镇平均海拔370米,春季低温阴雨,冬季昼夜温差大,适合林木和多种果类生长。柑橘是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而柑橘病害防治成为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难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伟研究组利用中国植物分布大数据,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格局、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分布区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多样性热点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主要受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最暖季降水量等6个变量的影响;物种入侵面积与入侵时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狭域入侵物种的分布格局主要受人口密度和GDP的影响,而广...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利:一种抑制杂草萌发的菜籽粕生物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大田作物病虫害智能预警系统
2023年10月17日下午,2023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研究员与西湖大学柴继杰教授因发现抗病小体并阐明其结构和在抗植物病虫害中的功能做出的开创性工作,荣获2023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 sp. tritici)引起的小麦白粉病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利用寄主抗性是控制该病害最有效的措施。相较于普通小麦的内源基因,源于近缘种属的抗病基因可以更好地抵御病原菌的变异。然而,外源抗病基因多以大片段染色体的形式整合到小麦基因组中,常伴有不利连锁累赘,是其在育种利用中的一大制约因素。因此,创制和利用抗白粉病且关键育种性状优良的外...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利:一种基于Android手机平台的识别农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培育抗黄萎病的棉花的方法,包括向棉花基因组中导入SEQIDNO.1所示序列的基因及其反向重复序列的基因。本发明通过在棉花植株中导入大丽轮枝菌致病基因,使棉花植株中转录生成与大丽轮枝菌致病基因相对应的双链RNA结构,棉花植株中的Dicer?like蛋白将双链RNA切割成20?25nt大小的siRNA,这些siRNA可以识别侵染棉花的大丽轮枝菌当中与之序列互补的致病基因mRNA并致其降解...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灰飞虱获得水稻条纹病毒的方法及其人工饲料。本发明所提供的使灰飞虱获得水稻条纹病毒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给灰飞虱饲喂含有水稻条纹病毒的人工饲料,从而使所述灰飞虱获得水稻条纹病毒;所述人工饲料的组成如下:每μL所述人工饲料中含有大于等于300ng所述水稻条纹病毒;余量是浓度为50g/L的蔗糖水溶液。该方法的获毒率达到90%以上,与传统的使用带毒的水稻植株饲喂无毒无灰飞虱的方法相比,获...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王明研究组,现因科研工作需要,拟招聘1-2名博士后。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研究,包括作物与病虫害的种内、种间的表观遗传信号的传递与调控,以及利用表观遗传编辑技术调控作物基因表达。
植物依赖细胞内免疫受体NLR识别病原菌分泌进入胞内的效应因子(effector),并触发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免疫。NLR蛋白根据其N末端结构域可分为三类——TIR-NLR(TNL),CC-NLR (CNL)和CCR-NLR(RNL);根据NLR发挥功能的方式可分为两类——识别effector并起始ETI信号的sensor NLR、作用于sensor NL...
2023年7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八期“未来科学沙龙”在3号楼10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场沙龙由钱文峰研究组的刘洋博士担任主讲,她以“Gene drive–overriding Mendelian inheritance”为题,向大家介绍了超孟德尔遗传的基因驱动(gene drive)元件。沙龙由王秀杰研究员主持,共计30余位同学出席了本次活动。
2023年7月11日至12日,“小麦抗赤霉病”工作进展和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成功召开。此次会议邀请了钱前院士、小麦产业体系首席刘录祥研究员以及院内外相关30余位专家到会指导,遗传发育所党委书记邢雪荣和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申倚敏出席会议,会议由遗传发育所韩方普研究员主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