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中国科学院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1.702 秒)
2023年7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十八期“未来科学沙龙”在3号楼108会议室顺利举行。本场沙龙由钱文峰研究组的刘洋博士担任主讲,她以“Gene drive–overriding Mendelian inheritance”为题,向大家介绍了超孟德尔遗传的基因驱动(gene drive)元件。沙龙由王秀杰研究员主持,共计30余位同学出席了本次活动。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金锋课题组,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博士后2名。课题组以农作物及重要病害虫害为研究对象,利用基因组学大数据分析,研究基因组结构与进化,重要发育过程的细胞谱系及基因调控,宿主与病原、转座子互作等科学问题。
近日,微生物所郭惠珊研究员作为主要完成人,其承担的“跨界RNAi介导的抗黄萎病陆地棉种质创新体系”项目成果获得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创新奖。
金环胡蜂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胡蜂,其毒性和攻击性极强,对人有致命的危险,我国几乎每年都有人被金环胡蜂蛰伤、蜇死的报道。此外,金环胡蜂是肉食性昆虫,以多种昆虫及小型动物为食,尤其喜欢捕食蜜蜂等重要的授粉昆虫,直接影响到蜜蜂养殖和蜜蜂授粉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构成威胁。
当归(Angelica sinensis),伞形科药用植物,以根入药,具补血活血功能。其营养成分丰富,主要药用成分为挥发油、多糖、氨基酸、挥发性物质。我国当归种植面积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占总种植面积的65%左右,总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因此,当归产业的健康发展在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县域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成果2020年专利。
2019年12月20日,应院农业微生物研究与应用创新团队邀请,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副所长、研究员吴丽芳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交流,并作题为《“魅力”研究团队的培养与农业微生物应用开发研究》的学术报告。
2019年8月29日,CCTV-17农业农村频道的《科技链》栏目推出一档特别节目,介绍了长春光机所精密仪器与装备研发中心白越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专用生物防治无人机进行的科学、环保、高效的生物防治工作。东北三省是我国优质大米的主要生产基地,但是水稻二化螟等害虫的幼虫对水稻的生长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而且二化螟的繁殖能力极强,如果不能及时防治,稻田将会减产10%-30%。在防治虫害方面,效果最好、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博士王燕在研究员丁建清的指导下,在三个不同的纬度气候样地(开封、武汉和桂林)中,对空心莲子草和莲子草的物候与生长,以及跳甲在两种植物群落中的种群动态进行了持续性的跟踪调查。研究人员在开封发现了一年生莲子草的幼苗,武汉和桂林则同时具有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莲子草幼苗,然而在冬季仅在桂林发现存活的莲子草个体。桂林的跳甲种群能够持续的维持种群并成功在莲子草上越冬,而在其他的两个样点,虽然跳...
2014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中科院北方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田世平研究组与合作者完成的“果实采后绿色防病保鲜关键技术的创制及应用”项目,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中科院植物所为第一完成单位,田世平和秦国政研究员分别为第1...
棉长管蚜是中亚地区棉花的重要害虫,主要通过刺吸棉花汁液导致棉花长势衰弱,产量降低,并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给棉花产量带来了巨大损失。经研究表明,温度是影响蚜虫类生活史进程和种群增长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关于棉长管蚜生命表特征参数信息缺乏。而深入了解害虫生物学特性对理解害虫发生动态、合理开展害虫综合防治必不可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