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化学 生物药物学 微生物药物学 放射性药物学 药剂学 药效学 药物分析学 药物管理 药物统计学 药学其它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药学 药物设计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0.142 秒)
2024年3月28日,《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汪胜研究组联合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程建军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完成的题为Flexible Scaffold-based Cheminformatics Approach for Polypharmacological Drug Desig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综合运用化学信息学、结构生物...
2024年3月28日,《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汪胜研究组联合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程建军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完成的题为Flexible Scaffold-based Cheminformatics Approach for Polypharmacological Drug Desig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综合运用化学信息学、结构生物...
2024年3月28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研究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汪胜研究组,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程建军研究组,于国际学术期刊cell发表题为“Flexible scaffold-based cheminformatics approach for polypharmacological drug desig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综合运用化学信息学、结构生...
2024年3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汪胜研究组联合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程建军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Flexible Scaffold-based Cheminformatics Approach for Polypharmacological Drug Design...
2024年1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Neuron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汪胜研究组受邀发表的综述论文“Advances in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The Potential for Precision Therapeutics in Psychiatric Disorders”。该综述全面介绍了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在蛋白质和药物的相互作用中,两者形状构象都在发生变化,传统方法很难对两者可能产生的协同变化进行预测,但新模型有可能做到。
令人闻之色变的蜱虫传播的病毒之一是布尼亚病毒(SFTSV)。这种病毒会让人患上急性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这是一种在中国首次报道的一种新发出血热,患者会表现发热、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临床治疗药物和疫苗。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一直是创新药物发现的主流方法,在针对具有明确靶标的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进步。这种方法一般涉及多个步骤的复杂流程,包括建立蛋白质的三维(3D)结构,识别潜在的配体结合位点,并通过虚拟筛选或全新设计发现活性化合物等。SBDD流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有局限性,如许多蛋白质没有高分辨率的结构。虽然近年来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如AlphaFold和RoseTT...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蛋白质结构的药物设计(SBDD)一直是创新药物发现的主流方法,在针对具有明确靶标的疾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进步。这种方法一般涉及多个步骤的复杂流程,包括建立蛋白质的三维(3D)结构,识别潜在的配体结合位点,并通过虚拟筛选或全新设计发现活性化合物等。SBDD流程中的每个步骤都有局限性,如许多蛋白质没有高分辨率的结构。虽然近年来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如AlphaFold和RoseTT...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创新医防协同机制,中国医学科学院依托院外单位建设一批创新单元,以加快构建多层次协同合作的开放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于2022年4月13日上午召开了“2022年开放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会”,并在会上为2021年新建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外研发机构京内代表授予了牌匾。
新骨架先导结构的发现是创新药物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天然产物、高通量筛选、虚拟筛选、组合化学等为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化合物样本库,但不足以满足特定靶标对化学结构的精细需求。为此,药学院靶向药物设计与发现团队利用自主发展的基于自由能微绕(FEP,Free Energy Perturbation)的药物设计方法并结合药物设计基本理论,成功发展了一种基于自由能微扰的“骨架跃迁”新方法。该方...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纤维化间质性肺病,目前尚无理想治疗药物。部分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呈现较为严重的肺纤维化现象。磷酸二酯酶四型(PDE4)在纤维化的肺部组织中高度表达,是一个潜在的抗肺纤维化新靶标,但其抑制剂如上市药物罗氟司特等却因易引起严重的呕吐、腹泻等副作用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如何发现高效低毒的PDE4抑制剂作为新型抗肺纤维化候选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数十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HPC)的不断发展,摩尔定律依然有效,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也随之快速发展。HPC 在药物设计领域有多种关键应用,如药物-靶标结合强度预测(药效预测)、虚拟筛选、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蛋白质折叠等,这些应用明显加速了药物发现。
江南大学药学院药物设计与分子药理研究室论文论著。
近日,《科学进展》杂志发表我国学者论文,其上登载了一张“药物击靶”显微镜照片。照片显示:当药物分子(硫黄素T)要与生命体内的靶蛋白结合、起药效时,不是单个分子去结合蛋白,而是自动像乐高积木一样组装后,合力“击靶”,这种“机灵劲儿”与之前人们的想象完全不同。这个新发现可能带来哪些颠覆性改变?为什么之前没拍到过这样的照片?药物分子又靠什么像乐高积木一样组装?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论文通讯作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