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心学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181 秒)
2023年11月4日,由中国实学研究会、庐山市政府、江西中医药大学主办,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协办,白鹿洞书院承办的第二届“实学·气学·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庐山白鹿洞书院举办,70多名中外学者参加了会议。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章林教授、赵涵博士应邀参加。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课件第四编 陆王心学
刘述先先生为了便于解释心性之学的衰落,在解释黄宗羲心学思想时,使用了“内在一元倾向”的概念,在其中详尽展示了心性之学向自然世界划转的内在逻辑。但“内在一元倾向”概念有着诸多的矛盾和武断之处,对其概念的溯源和解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心性之学。
在阳明的众多弟子中,黄宗羲独推邹守益,认为姚江之学,惟江右为得其传,而“阳明之没,不失其传者,不得不以先生为宗子也”[①]。为什么能得出这一论断?
陈来[编著]; 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 新理学与新心学 ; 人民出版社, 2001. 内容提要 : 陈来,籍贯浙江省温州市,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兼任教授。编著《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本书在结构上以“文化观”、“心物论”、“形上学”为骨架,以当代中国文化的视野和中西哲学的融合前景作为研究和观照的出发点,着力探索现代中国哲学家在...
二十世纪陆王心学研究综述          < 2008/1/4
现就已收集到的材料,对二十世纪陆王心学研究作一概述。二十世纪的陆王心学研究大体上可以1949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这两个阶段虽然研究者在研究兴趣、研究深度上有明显区别,但也有许多相近之处。首先是在时间上的延续上基本相当,更值得注意的是都经过了一个由政治的到学术的转变过程。 一 陆王心学作为一种深刻的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潮,由黄宗羲在明末清初作了终结之后,就悄然的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舞台上...
儒家心学的奠基问题(二)          < 2007/12/18
能重建意义世界。儒学所谓“良知”的第三层含义,即作为本体良心所“发”之“用”的良能。良心作为“体”,自然有其“用”,此用便是所谓“良能”。但是正如良知并不是一般的知,良能也不是一般的能。孟子把良能规定为“不学而能”,表明这种能力不是外在地经验的获得;但它们也不是动物那样的本能、即并非告子讲的“食色性也”[2](《告子上》)那样的能力,而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2](《离娄下》)。总之,...
儒家心学的奠基问题(三)          < 2007/12/18
将是什么”[13](P49)。他说:“这一存在者在其存在中对自己的存在有所作为”;“对这种存在者来说,关键全在于[怎样去]存在”[13](P49)。这样的超越或许才是儒家所说的真正意义的“内在超越”,因为,在这里,修身成圣、亦即人之自我超越,始终仍然是“在世”的。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的“在世”观念与儒家的“入世”观念确实是相通的。但我们所关心的是:这种在世的生存论分析如何导向良知的确立?为此,海...
心学大师王阳明          < 2007/12/12
心学大师王阳明 阳明先生是蒋介石先生最推崇的人,蒋虽不堪,却亦有其过人之处,由此可见阳明先生之过人。作为士大夫,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屈指可数的几位既有“立德”、“立言”,又有“立功”人,其德行、事功,至今仍收到读书人的敬仰,可见其巨大之人格魅力。 说起王阳明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前辈——象山先生陆九渊,王阳明继其学说思想说发展起来的心说与陆一道所构成的陆王心学,成为唯一堪与以大儒朱熹所代...
心学一辩——元代吴澄的心学     心学    元代  吴澄  心学       < 2007/9/18
说到心学,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宋明理学中的陆王之学。[1]应当承认,这种联想由来已久,在吴澄(1249~1333)生活的元代,时议已将所谓“以心为学”的心学头衔加诸陆九渊[2]。由于治心之学一向被视为佛老二氏的禁脔,因此,陆学被目为心学,正如它被指为禅学一样,其中不无贬损之意[3]。吴澄则认为,这种观念基本上是一个误会:心学并不独指陆学,从尧舜直到周程诸子无不以心为学;儒家有着足以与佛老之学颉抗的心...
陈乾初思想的心学定位     陈乾初  宋明儒学  心学理欲       < 2007/9/12
关于陈乾初,多年以来研究者似乎都认为其思想已脱离宋明儒学传统。对此,该文提出了不同看法,并认定乾初思想属心学系统。
现就已收集到的材料,对二十世纪陆王心学研究作一概述。二十世纪的陆王心学研究大体上可以1949年为界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这两个阶段虽然研究者在研究兴趣、研究深度上有明显区别,但也有许多相近之处。首先是在时间上的延续上基本相当,更值得注意的是都经过了一个由政治的到学术的转变过程。
任文利博士的《心学的形上学问题探本》是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写成的一部耐人寻味的著作。这里所说的“问题”,既是新儒学即理学在其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问题,也是作者在不断追问中所呈现的问题。
本文通过心学的历史形成过程的考察,认为心学概念最早是由道教提出的,然而心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出现在禅学中,之后才有了陆王心学的发扬光大。但是,心学对心、性、理关系的论述,同初唐成玄英的重玄学基本一致,这说明,中国哲学在由对客体的考察为重点转向对以主体的考察为重点的过程中,道教哲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如重玄学之于禅学,白玉蟾之于王阳明,都起到了先导性的作用。本文立足于现代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分析了儒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