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哲学 舜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0.072 秒)
近日,上虞虞舜文化丛书的首卷《虞舜文化学术论文集》,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先秦历史研究室主任宋镇豪题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孟世凯作序,上虞虞舜文化研究会主编。
这是我于2001年7月写成的一篇文章;拙文《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便是将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加以适当修改而成。这里谨请诸位专家学者对这篇文章进行批评指正。——2003年6月 孔孟的“德治”观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也一直受到人们的积极推崇和高度评价。本文则试图通过对《论语》与《孟子》的文本解读和案例分析,...
邓晓芒对儒家亲情道德的批评主要在于他根本不理解儒家的“仁”及其从我做起、从亲爱起的道理,所以总是从“路人”的立场和法律的视角对亲情道德进行外在的仲裁;而在具体分析中,他又往往略过道德主题本身,将亲情道德的案例扭曲为法律和利益的案例,这样,他就既可以“私”来理解儒家的“爱”,又可以“私亲”来定位儒家的“爱亲”,从而将圣贤的行为扭曲为罪犯的行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理解与“一父而载(再)取名”的直躬之...
时间:2006-3-13 来源:Confucius2000网 [摘 要]《孟子》中记述的舜的两个案例都呈现出“不惜损害普通百姓正当权益、为亲友牟取私利”的特点,因此理应以腐败相论。杨泽波先生将其判为美德,是以传统儒家的偏私性亲亲尊尊观念否定了儒家传统的普泛性仁者爱人观念。 自从我在《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发表《美德还是腐败》一文、判定《孟子》中舜的两个案例为腐败之后(这篇...
我近年连续发表文章,分析孔孟儒学存在的深度悖论,并将《孟子》中记述的舜“窃负而逃”和“封之有痺”两个案例判为腐败,“引起学界强烈反弹”。这种“强烈反弹”的例证之一就是:杨泽波先生近来又在“《孟子》,是不该这样糟蹋的”一文中,批评我对《孟子》文本的理解“存在很大问题”。[1]这里我想做一些简单的回应,以证明“存在很大问题”的,倒是身为孟子研究专家的杨先生自己对《孟子》文本的理解。一、仁者爱人不等于将...
谢舜,男,1964年生于湖北省黄冈地区浠水县。博士,硕士生导师,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教授。研究方向:德国哲学、知识社会学、公共组织理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