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理论 考古学史 考古技术 中国考古 外国考古 专门考古 考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考古学 泥河湾盆地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086 秒)
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3年5月16日消息,该院近日组织泥河湾盆地新庙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认为,经过历年的考古发掘,泥河湾盆地新庙庄遗址基本构建起距今12万年至1万年间的文化序列,补充完善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
现代人类的起源与演化是近30多年的学术热点。通过颜料使用、艺术创作与复合工具等“现代行为要素”追溯早期现代人群的形成、扩散、交流与“行为现代性”的发端与演变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中国、东亚缺乏这类考古遗存,被作为现代人群在东亚形成的时间晚于旧大陆西部的推论基础。在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的一项有关泥河湾盆地下马碑遗址出土的颜料使用和复合工具的研究成果,有望彻底改变传统的认...
2020年3月30日,《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了题为“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t the onset of the Mid-Pleistocene Climate Transition in high-latitude East Asia”的研究论文。论文分析了早期人类行为变化与气候环境关系,打破了长期以来对更新世早期的中...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考古新发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泥河湾马圈沟遗址考古队项目负责人王法岗18日透露,他们在泥河湾盆地内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马圈沟遗址内发现石制品792件、动物化石1573件。石制品特点鲜明,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可能代表了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的第一次石器技术革命,为认识中国北方早更新世石器技术具有重要价值。此次发掘进一步完善了早更...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考古新发现。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泥河湾马圈沟遗址考古队项目负责人王法岗18日透露,他们在泥河湾盆地内层位最低、时代最早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马圈沟遗址内发现石制品792件、动物化石1573件。石制品特点鲜明,具有明显的进步性,可能代表了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的第一次石器技术革命,为认识中国北方早更新世石器技术具有重要价值。此次发掘进一步完善了早更...
于家沟遗址作为泥河湾盆地中唯一具有新旧石器工业过渡的典型遗址,为研究东亚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本文通过于家沟遗址剖面沉积物(厚约550 cm)的加速器质谱法(AMS-14C)年代测定,确定了于家沟剖面的年代跨度为16.19 — 2.43 ka BP,其中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转化时限为9.35 ka BP。该遗址中发现的最早陶器经同层位地层推测,其年代为13...
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盆地又有了考古新发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振宇透露,他们在泥河湾盆地西白马营遗址发现了几处古人类生活面,既有用火遗迹,也发现了肢解、处理动物资源的场所,对探寻泥河湾盆地距今2至5万年人类生存模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华北泥河湾盆地以富含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而著称,被誉为“远古人类的东方故乡”和“东方奥杜威”,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古生物学、地层年代学、旧石器考古学和早期人类演化的一个重点研究地区。许家窑遗址是泥河湾盆地唯一既蕴含大量旧石器(图1)和哺乳动物化石,同时又出土了20件古人类化石(被称为许家窑人或侯家窑人,图2)的重要遗址。
经过4个多月的调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大同市泥河湾盆地发现了75处化石点及古人类活动遗址,特别是在大同县杜庄村遗址群第一发掘点,发现近千件打制石器及动物骨骼化石。根据发掘情况推测,这里应当是旧石器晚期、约3万年前远古人在大同湖边生活的一个营地。
2015年《河北北方学院》(社会科学版)第5期发表卫奇、裴树文和贾真秀等《东亚最早人类活动的新证据》文章,报道了泥河湾盆地发现的黑土沟遗址(图1),这是泥河湾盆地目前发现的时间最早的旧石器遗址。遗址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大田洼乡官厅村西,地理坐标为40°13′02″N,114°39′29″E。文化层位于海拔893.35-892.05m,由洪积相含粉砂的砂砾组成,下伏侏罗系火山角砾岩,上覆81.2m厚的...
泥河湾盆地是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带上的一个山间盆地盆地内出露了良好的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其中保存了大量古人类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目前在盆地发现的旧石器遗址已超过60处,石器数万件,因此它被称为东方Olduvai和远古人类的东方故乡。然而,盆地的河湖相沉积物缺乏适合进行同位素精确定年的材料,致使盆地内诸多旧石器遗址的年代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直到近十年来,在对泥河湾盆地沉积物进行深入的剩磁机理...
马圈沟遗址是泥河湾盆地最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之一,正是它的发现与研究,将泥河湾乃至东北亚地区古人类活动的历史推前到距今175万年之前。1992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泥河湾盆地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时发现该遗址,随后开展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和研究。马圈沟遗址自发现之日起,就被认为是泥河湾盆地内最为古老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因之倍受关注和重视,而围绕该遗址的考古调查几乎没有间断过。直到2000年,河北省...
我国北方泥河湾盆地于家沟文化遗址古人类生存环境的分析表明, 该地区属于旧石器最晚期文化的细石器出现在末次冰消期早期, 并在末次冰消期后期——冰后期早期的持续温干气候环境下得到迅速的发展, 而新石器文化出现在冰后期早期, 并在全新世大暖期的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得到迅速的发展. 气候环境的变化是导致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过渡的重要原因. 这一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史前人类文化过渡和环境...
河北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发现于1992年,2001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证明,在同一地质剖面上有不同层次的3个文化层,随即命名为马圈沟遗址第一、二、三文化层。关于层位最低的第三文化层的年代,专家推测它可能接近或超过距今200万年前(详细报道见2001年11月2日《中国文物报》)。 为了研究马圈沟遗址的年代问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从2002年起,分别聘请相关单位围绕年代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进行了科研和年代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