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理论 考古学史 考古技术 中国考古 外国考古 专门考古 考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考古学 旧石器相关记录229条 . 查询时间(0.09 秒)
本书是天津地区旧石器研究的最新成果,回顾了以往在该地区所作的工作,并全面介绍了2015年重点调查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以及2019年朝阳洞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同时运用原料分析、技术分析和对比研究等方法对遗址的原料利用策略、石制品技术、石器工业特征等多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该地区与周临地区文化的关系,为天津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的技术演化和适应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视角。
本书是对吉林省1949年以来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发掘和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将吉林旧石器时代考古分为早期(1949—1979年)、发展期(1980—1999年)、深入发展期(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并分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每个阶段的主要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以及相关探讨和研究成果。本书对于研究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人类生活的环境背景、旧石器文化内涵、东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旧石器时代向新石...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发表题为“Regional variation in bone tool technology in China:Insights from the Zhaoguodong Cave in Southwest Chin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贵州招果洞遗址骨器研究的最新进展。四川...
近日,四川大学考古科学中心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Reports发表题为“Regional variation in bone tool technology in China:Insights from the Zhaoguodong Cave in Southwest China”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贵州招果洞遗址骨器研究的最新进展。四川...
本书从中西比较视角考察旧石器时代石器技术的演化历程,研究地域聚焦非洲、欧洲、西亚、南亚和东亚,从早期石核-石片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发展的石核-石片技术、石叶技术、修背细石器技术、细石叶技术、小型两面器、研磨石器和磨刃石器等多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系统中一颗耀眼的明星,具有独特的属性、内涵和发展路径。它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灵活性、适应性。这些特质在旧石器时代就已萌芽,根脉深长。中华文明体系的形成与神州大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华夏古人群的连续演化,以及史前文化的特定发展过程息息相关,是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的华彩篇章。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与河北张家口怀来县博物馆组成的联合考古队2023年9月25日透露,2023年联合考古队在怀来盆地北部区域新发现,并确认6处更新世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于剖面及地表采集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共计14件,进一步扩展了怀来盆地内古人类活动遗存的发现范围。
动物考古是考古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研究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存揭示古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本书介绍了针对旧石器时代遗址特点、旧石器时代人类行为特点而开展动物考古研究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在旧大陆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从肉食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骨器生产以及象征行为等方面认识人类与动物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而探讨史前人类生计策略、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变化,为阐释旧石器时代人类适应行为的区域多样性...
乌兰木伦遗址是一处露天遗址,2010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左岸,可能为一处石器制造和屠宰动物的场所,距今6.5万~5万年。遗址丰富的考古学、古生物和古环境学等数据为晚更新世华北古人群生活方式与生存背景的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地处东亚北部人类迁徙的重要腹地,其发现和研究在华北腹地以北、连接东亚大陆与东北亚的走廊地带为现代人起源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线索,对鄂尔多斯高原...
2023年7月2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讲座第十讲《东北方的万年拼图——黑龙江旧石器考古十五年来的新进展》在线上进行。讲座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有骞研究馆员主讲,河北师范大学赵海龙副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陈全家教授点评。来自国内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0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书以水洞沟遗址的研究为核心,结合世界各地其他地区的研究案例,着重介绍旧石器考古的一些研究内容和方法,希望能够使读者了解旧石器考古,了解探索早期人类历史的方法和过程。
2023年7月9日,在“盛世中华何以中国”网上主题宣传启动仪式上,发布了陕西重大考古成果。
2023年4月2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报告第七讲”「象」往跋山,石器流传——以跋山为例浅谈山东地区旧石器考古进展”在线上进行。主讲人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锋研究员主持此次讲座,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陈福友高级工程师进行点评。来自国内众多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学者、学生在线上参加了此次讲座。
据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23年5月16日消息,该院近日组织泥河湾盆地新庙庄遗址考古发掘项目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认为,经过历年的考古发掘,泥河湾盆地新庙庄遗址基本构建起距今12万年至1万年间的文化序列,补充完善了泥河湾盆地旧石器时代文化序列。
2023年2月22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讲座第五讲《从川西高原到四川盆地——四川旧石器考古的进展与思考》继续在线上进行,这也是2023年该系列讲座的第1讲。讲座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喆轩副研究员主讲,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吕红亮教授主持此次讲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进行点评。来自国内众多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6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