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诸葛亮文化研究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诸葛亮文化研究 诸葛亮相关记录926条 . 查询时间(0.169 秒)
诸葛亮退婚     诸葛亮  退婚       < 2011/9/16
三国时,在今湖北省襄樊市隆中附近,有一位名士黄承彦,其女儿黄月英却是一位长得十分丑陋的女子,她满头黄发,皮肤黝黑,相貌怪异,脚大无比。但她却被住在隆中的才子诸葛亮看中,由于诸葛亮很欣赏黄月英的才华,也很喜欢她朴实无华的个性,两人便私定终身。
诸葛亮订婚     诸葛亮  订婚       < 2011/9/16
黄承彦近来一直闷闷不乐,好像有什么难言的苦衷埋藏在心里。是呀,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呢!眼下,黄承彦正在为女儿阿丑的婚事犯愁呢!
诸葛亮从师     诸葛亮  从师       < 2011/9/16
诸葛亮从小就是水镜先生的弟子,水镜先生隐居在襄阳城南水镜庄,他家喂了一只花脖子的大公鸡,这公鸡每到晌午就大叫三声,水镜先生一听到鸡叫就下课放学。 诸葛亮听水镜先生讲天文地理 和兵书阵法入了谜,每次听到鸡叫就厌烦。后来,他在裤子上缝了一个裤兜,每天装上几把米上学,那公鸡快要叫的时候,就朝窗外撒一把米,快吃完时再撒一把。等公鸡把一裤兜米吃完,水镜先生已经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
诸葛亮掐指     诸葛亮  掐指       < 2011/9/16
说起诸葛亮,可谓无人不知,不人不晓。他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历史上享有盛名。可他的“三大宝”人们知之甚少,那就是:鹅毛扇、天书和掐指。关于他的掐指,还有一段来历。
诸葛亮纶巾     诸葛亮  纶巾       < 2011/9/16
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外交场合或出兵打仗时,总是手执羽扇、头戴纶巾,已成为智慧的象征。纶巾,其实是诸葛亮家乡出产的纶草加工而成的。 诸葛亮的家乡阳都 ,盛产一种叫纶草的植物,捋掉枝叶后,呈现出亮亮的橙黄色,非常好看。古时候的阳都人,常用它加工席子、帽子、纶巾等。
诸葛亮姓名字号     诸葛亮  姓名  字号       < 2011/9/16
据《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裴松之注引《吴书》知,诸葛亮的远祖本姓诸葛,原来是琅琊诸县(今山东诸城县)人,后来迁移到阳城都县,而当时阳都已有姓葛的人,为了区别原居阳都的葛姓与来自诸县的葛姓,在来自诸县姓葛的姓氏之前取其县名加一“诸”字,而被称之为诸葛,遂成为复姓,诸葛复姓就是由此而来的。
诸葛亮的鹅毛扇     诸葛亮  鹅毛扇       < 2011/9/16
蜀国丞相诸葛亮,无论是朝中议事,行军打仗,鹅毛扇总是携带在身边,给诸葛亮立下了汗马功劳。
“南阳”是否为诸葛亮的郡望?     南阳  诸葛亮  郡望  襄阳说       < 2011/11/25
“襄阳说”的学者在解释“躬耕于南阳”何以为隆中时经常强调的一个理由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郡望说”,即诸葛亮以郡望称籍贯,意指南阳郡邓县隆中。其中刘逸明先生就讲:“在东汉和三国时期,南阳是郡名,其涵盖的范围远不止今天的河南南阳地区,就连湖北襄樊地区也都属于南阳。现在的南阳在当时只是一个小县,名为宛县。在当时,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在介绍自己的出生地时,往往喜欢习惯性地使用郡名,诸葛亮自然也...
在中国,诸葛亮是一位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他不仅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是一位集人类智慧和才能于一身的理想化人物。研讨这样一位人物,对于继承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二步建设目标,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出庐之前曾有一段躬耕的历史。躬耕地在哪里,用他自己的话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因此,...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给后主的奏章《出师表》中,可称为第一手材料,是无可非议的,任何地方任何人要想论证“诸葛亮躬耕地”,必须要符合三国时期“躬耕于南阳”这个前提。今天声称自己是诸葛亮躬耕地的一共有两处,一说是南阳卧龙冈,一说是襄樊古隆中,无论是那个地方,首先就要证明自己在当时属于南阳郡。
正确评价诸葛亮     评价  诸葛亮  正确  《三国演义》       < 2011/9/16
诸葛亮被《三国演义》大为美化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智的化身。但最近,批评诸葛亮的人越来越多,说他“不足以言智”。对词,我觉得应该对诸葛亮作出正确的评价。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但他毕竟不是神,因此他当然有缺点,而最主要的缺点是出在人事问题上。尤其是他对魏延的看法。魏延向刘备投降,诸葛亮居然根据骨相说他久后必反,这多么荒唐。虽然孔明未能杀死魏延,却对魏延抱有成见,认为他不忠不义。然而魏延是否如此呢?其实不...
诸葛亮在汉中的休士劝农     诸葛亮  汉中  休士劝农       < 2011/9/15
诸葛亮在汉中曾因地制宜,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既为北伐曹魏解决物资供应,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更为汉中盆地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诸葛亮为实现他全力辅佐蜀汉帝业,达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于建兴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27—234)率诸军北驻汉中,“营沔北、阳平、石马”(即今勉县的汉江两岸,老城镇至旧州铺一带),以汉中为根据地,向曹魏展开五次北伐。为了解决北伐期间的粮草供给,诸葛亮在...
诸葛亮用人方略     诸葛亮  用人方略       < 2011/9/15
蜀汉日益强大,与吴、魏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关键在于诸葛亮善于用人。在其27年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十分重视选人、用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用人方略和系统的人才理论。 古人云:治国之道,惟在用人。诸葛亮作为蜀汉名相,辅助刘备、刘禅父子,励精图治,成就霸业,使弱小的蜀汉日益强大,与吴、魏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关键在于诸葛亮善于用人。在其27年的政治生涯中,始终十分重视选人、用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用人方略和系统的人...
诸葛亮位居丞相十余年,是当时汉政权的实际一把手,故本文将诸葛亮也列入其中。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容貌甚伟,时人异焉”。诸葛亮和弟弟在隆中务农,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孟建、石韬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当时的荆州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
诸葛亮为什么选择投刘备?     诸葛亮  选择  投刘备       < 2011/9/15
孔明出山图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有着双重面孔的人,时人誉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性格很复杂。他固然志向高远,气魄雄大,是当时第一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作为,和觊觎汉鼎的不臣之迹,就连自己的手下孔融、荀彧、崔琰等都看不下去,何况以兴复汉室、统一天下为己任的诸葛亮呢?在对待人才方面,曹操虽然可以做到徒跣以迎许攸,唯才是举,连负污辱之名的人才都可以容纳,但却也会因政治的利益而翻脸无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