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 >>> 诸葛亮文化研究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诸葛亮文化研究 《三国志》相关记录92条 . 查询时间(0.106 秒)
史籍《三国志》及裴注记载刘备因六件事而涕泣, 而小说《三国演义》却说他因三十件事而哭泣近百次。史籍中刘备哭泣的原因主要是痛惜人才; 小说夸大、渲染刘备的哭是为了突出他的仁德、义气, 其效果则是毁损了刘备的形象。逆境中成长壮大的刘备并不轻易哭泣, 哭泣不是历史人物刘备的性格特点。
本次活动于2022年11月6日在日本神户成功举办,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拍摄并制作日文字幕的《三国书院·云课堂》系列视频在现场滚动放映,通过视频中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社教老师细致生动的介绍讲解,将刘备“创业”的成功秘诀以及诸葛亮集智慧与忠勤于一体的魅力事迹一一展现在日本观众眼前,得到了现场市民的热烈好评。
2021年11月7日,本次活动在日本神户举办。受疫情影响,此次活动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与东周社联合摄制的系列影片《领阅·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年度重磅展览《大三国志展》专题片均被配上日文字幕,于活动现场放映,得到了当地三国文化爱好者一致好评。
“区区岂尽千秋事,丹青难写是精神”,丹青难以再现时代,器物却是忠实的记录者。“国宝”会说话,它们要说的正是英雄时代背后,文明的流动与变迁。荟萃36家文博单位的160余件(套)精品文物,包括30件(套)国家一级文物的《大三国志》展,于2021年3月31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开幕,将持续开放至8月31日。此次展览与“三国志文化展”前几站相比,新增七层连阁陶仓楼、铜缕玉衣、白玉杯、“黄初二年”铜镜、蒋琬带...
公元223年伐吴惨败的刘备去世,仅仅过了五年时间蜀汉就有实力多年北伐,这除了有南中供应军资外,更离不开自身厚实的国力作支撑。这也反映出诸葛丞相是一个善于治国的人。吴蜀重新交好后,访问蜀汉的吴国使臣张温做过吴太子孙登(孙权与魏断交后,于公元229年称帝,孙登为太子。所以这里取“吴太子”的说法)的老师,名气很大,他返回后对蜀汉的政事赞美有加,为此还引起了孙权的恼恨。魏晋时期的大儒袁准在《诸葛公论》中也...
《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作品之一,其中为小说中的“赤壁之战”较为经典深刻,多年来一直广受读者的喜爱和支持。此战的主要情节就是核心人物周瑜和诸葛亮连同 刘备如何战胜曹军一章,通过各自应对问题的方式,读者将可以意识到人物的非凡才智。其中,智勇双全的周瑜以及料敌如神的诸葛亮是“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人物,作者有意将两者刻画成了优秀的治国之才,因此他们在此战中的“智”与“道德”方面是值得探讨和对比...
本文以文史互证的论证方法切入论题。笔者以史料《三国志》为基础,兼以《将苑》、《兵要》等军事作品以及三国时代的历史地图册,将诸葛亮的军事思想与军事实践结合起来探讨。通过对其在赤壁之战、南征、北伐等战役中的军事活动的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肯定了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
三国志诸葛亮传     三国志  诸葛亮传       < 2012/7/19
諸葛亮,字叫做孔明,他是琅邪郡陽都縣人;漢元帝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父親是諸葛珪,字叫做君貢,在漢朝末年擔任過太山郡的郡丞。諸葛亮小時候父親就過世了;叔父諸葛玄被袁術推薦(簽署)去擔任豫章太守,諸葛玄就帶著諸葛亮及亮的弟弟諸葛均前去上任。正好遇到漢朝改選朱皓代替諸葛玄,諸葛玄平常和荊州太守劉表有交情,就前去投靠他。諸葛玄過世以後,諸葛亮親自在田地裡耕種,平常喜歡唱著《梁父吟》的曲調。亮身高八尺,每...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中“曹植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一事,考证“驰道”、“司马门”及“司马门”事件。
余告退上庠之江湖,返归人境之自然,自题陋室双桐荫馆一联云:“秋访名山春临丽水,冬勘异史夏赏逸诗”。今秋溽暑,忽忆明岁乃诸葛“隆中对策”1800周年之期,乃比勘史传,撰此拙文,非所谓研究,欲表仰止景行之微意耳。
《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其通俗性承载了民间潜在意识,同时又以其成书过程“历史积累性”完成了民间潜在意识的递嬗。由隋唐至元末明初,在民间三国故事的演变发展过程中,其所承载的民间潜在意识大致经历了隋唐时代的单纯心理娱乐性的需求,宋代的善恶意识,元代前中期的对自身生存状态的关注几个阶段,在民间潜在意识系统中“以继承为主体的递进关系”构架上通过扬弃的方式完成了以对“‘仁政’、‘德义’回归”为实质内容的元末明初...
《三国志演义》版本的演变经过了六个阶段,现存于世的有两个嘉靖刊本。它们从到形式都有歧异,但是基本骨架却是大致相同的。
《三国演义》版本研究是整个《三国演义》研究的关键所在。该文对嘉靖本和黄正甫本插入的诗词的数量与内容的不同及黄正甫刊本卷端书名不一等现象进行考证和探讨,以大量证据证明了嘉靖本非最早刻本,黄正甫刊本乃今所见最早刻本。
张志合先生的(《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见<三国演义>最早刻本考——兼说嘉靖本非最早刻本亦非罗贯中原作》(以下简称张文)一文发表于1994年①,当时我没有从事《三国演义》版本的专门研究,虽然仅凭我的常识,便觉得文章的论证和结论疑点颇多,但惜乎手头资料匾乏,又没有条件亲自考察黄正甫本,只好存疑。几年过去,学界无人对张志合先生的文章发表看法,看来张文影响不大,事情也就过去了。不想几个月前,我去旁听北...
在西晋以后的读者眼中,《三国志》叙事、评议与抒情一体化的特点已逐渐隐而不显,于是对陈寿及其《三国志》见仁见智的解说便随之而生,这当然是社会环境的差异日益增大、历史文化的隔膜日益加深的结果。如今,当我们试图跟陈寿及《三国志》中的人物作近距离对话的时候,不能不对《三国志》的写作特点给予特别的关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