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学总论 水分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238 秒)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资源波动往往促进外来入侵植物的生长,被认为是驱动外来植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资源波动假说)。由于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许多生态系统同时经历多种资源的剧烈变化(如营养和水分等)。然而,资源波动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是否会受到其它资源的调控尚不清楚。
2022年9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高水分挤压技术发展历程、机遇和挑战,以及在植物基肉制品研究中的关键核心作用,在深入分析高水分挤压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食品科学与技术趋势(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植物基肉制品产业发展对于有效缓解因人口增加带来的动物肉短缺、改善居民营养健康、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并将成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新先锋。市售植物基肉制品以大豆蛋白、小麦蛋白、豌豆蛋白等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但存在豆腥味、纤维结构和质地仍需改进等问题。我国是世界花生第一生产大国,花生蛋白是世界第三大植物蛋白来源,花生中蛋白质含量26%-32%,消化系数达90%,无胀气因子,无豆腥味,含精氨酸,具有抗...
2022年来,由于消费者的环境保护、动物福利和个人健康意识增强,植物基肉制品受到广泛关注。高水分挤压技术用于制备植物基肉制品,具有生产效率高、营养成分损失少、能耗低、无废物排放等优点。在高水分挤压过程中,蛋白质分子伸展、聚集、交联是形成类似肉类纤维结构的基础。同时,淀粉作为填充剂和粘合剂,可改善蛋白质的持水性、凝胶性、乳化性、表面疏水性,并对纤维结构的形成和挤压参数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直链淀粉...
近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生丁亚丽在陈洪松研究员和聂云鹏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基于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的野外原位控制试验平台,聚焦经历持续135天(7-11月)的遮雨处理样地(大块孤立出露基岩),以无处理样地为对照,利用碳氢氧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方法,跟踪监测分析了喀斯特典型石生环境不同生活型11种木本植物对生长季干旱的响应特征。研究发现,在无连续土层分布但风化...
植被冠层对降水进行了再分配(穿透雨、茎秆流、冠层截留),并深刻地影响着雨水在土壤层中的运移、驻留、分配、演变等过程,其中穿透雨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决定土壤水分、养分循环和植物生产力的关键因子。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地表植被的冠层形态,加之受极端气候频发的叠加效应,穿透雨的空间格局势必会发生巨变。另一方面,穿透雨空间格局变化导致的土壤水分空间可利用性也将会进一步影响植物的水分获取和利用。香蕉具有超长而宽大的...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碳同位素(13C-CO2)连续标记技术结合有机碳物理、密度分组技术,研究了干湿交替和连续淹水两种水分管理方式和施磷不施磷处理对水稻光合碳在根际和非根际水稻土不同团聚体和不同密度颗粒组分中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水稻光合碳13C主要分布在最小的粉砂黏土矿物颗粒上。两种水分管理方式对作物生物量、13C在土壤团聚体和密度颗粒组分的分布影响不大。培养至第22天,施磷...
为加深对喀斯特地区植物-水分关系的认识,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环江喀斯特站科研人员在研究员陈洪松的指导下,通过对比无连续土层分布的出露基岩与临近土石混合生境植物群落特征发现,前者木本植物多样性尤其是演替后期种的比例远高于后者,这首先与该类生境能为植物提供多样化的小生境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干扰的影响有关(文献1)。另一方面,连续2年针对土石混合生境剖面土壤水分的动态监测表明,受控于多石的土壤环...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水分和肥料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因子。大量研究已证实,不同基因型棉花品种间存在着钾效率差异,而对不同土壤水分及施钾量处理下,不同钾效率作物的生理学响应差异研究较少。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植物营养与农业生态学科组博士研究生汪霄在研究员陈防的指导下,选取钾高效和钾低效棉花基因型(简称为HEG和LEG)为研究材料,采用盆栽实验,设置水分和钾素胁迫处理(OPT-W,OPT-K,OP...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