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材料力学 相图与相变 材料的组织、结构、缺陷与性能 金属学 陶瓷学 高分子材料学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科学相关记录118条 . 查询时间(0.884 秒)
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邹如强教授课题组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题为“Boosting lithium ion conductivity of antiperovskite solid electrolyte by potassium ions substitution for cation cluster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通...
材料的晶体质量、纯度与材料的制备方法密切相关。近年来,得益于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优异的光电性质,原料成本低廉,可溶液加工等特点,其光电器件研究进展迅猛。然而,钙钛矿合成反应迅速,组分易迁移扩散,且常常伴随溶剂参与的中间相及其他杂相(如δ相)的生成。这导致薄膜中存在多尺度缺陷,尤其是原子尺度点缺陷及纳米尺度的相杂质等不易被常规方法检测的缺陷,这阻碍器件效率与稳定性的进一步提升。亟需更为精准的调控薄...
功能材料界面由于经常表现出不同于体材料的新颖物理、化学现象与性质而备受关注。比如,人们在材料界面上发现了二维电子气、界面超导、界面发光和界面磁性等。这些有趣的界面现象与性质通常归因于界面上强烈的物理与化学交互作用,因此它们大多数出现在共格界面和半共格界面上。 
因科研需要,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彭丽聪课题组现诚招博士后2-4名,也欢迎各高校和研究机构优秀学生加入课题组联合培养。
2023年2月11-12日,山西师范大学材料科学研究院周国伟副教授应邀参加了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第三届氧化物薄膜材料青年学者论坛”,并线上做了题为《界面工程对锰氧化物异质结物性的调控》报告。本次报告就我们团队近期在钙钛矿锰氧化物异质结中利用极性不连续、离子液体门电压和微观自由度调控磁电特性的内容做了详细交流。
化学动力学疗法(Chemodynamic Therapy,CDT),是一类利用肿瘤微环境激活纳米药物芬顿(类芬顿)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羟基自由基(∙OH),用于肿瘤特异性治疗的新型肿瘤治疗技术,自2016年由步文博教授和施剑林院士团队提出后(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2101),引起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于2021年入选科睿唯安与中国科学院联合...
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艳锋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具有铁自插层结构的新型硒化铁纳米材料,通过调控铁插层的比例,获得了具有室温铁磁特性的二维硒化铁材料,相关工作发表在《先进材料》上(Adv. Mater.,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7276)。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专业信息与分析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全球2022年“高被引科学家”(Highly-Cited Researchers)名单,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6938位各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入榜。
北京大学材料学科是学校最早进入ESI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排名前1‰的学科,首批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学位点和材料与化工工程博士点,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北京大学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20年9月学校整合全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是北京大学为实施“新工科”发展战略设立的独立实体教学科研单位。依托北京大学...
沈杰,2005年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2010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化学博士,2010-2013年、2013-2021年先后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22年2月加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晓续,2014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一等荣誉学士学位(First Class Honours),2018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综合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后继续进行博士后研究。2020年获Presidential Postdoctoral Fellowship后加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继续进行研究工作,2022年加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窦锦虎,2010年于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16年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16年于麻省理工学院(MIT)化学系继续博士后研究,2021年9月加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锦院士-邵元龙团队主要聚焦烯碳纤维的规模化制备技术,系统研究纤维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的传递规律,旨在开发轻质、高强的烯碳热管理复合纤维,着力探索在智能控温等领域的特殊应用。根据科研工作需要,团队现拟招聘相关研究方向的博士后4-6名,欢迎国内外具有相关研究背景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加盟。
因科研需要,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永刚课题组诚招博士后2~3名。拟从事以下几个方向的研究:1.原位高压表征新技术;2.温度/压力诱导的多态转换现象和材料;3.相变储能和存储材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是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建设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硅酸盐岩相学》是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肩负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课程负责人为材料学院刘属兴教授,团队成员由孙熠博士、李恺博士及苏小丽博士组成。课程团队紧密围绕陶瓷特色,从学生的知识体系、知识领域入手,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重点突出以陶瓷为特色的教学内容,并不断探索教学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