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国际动态 作物学相关记录319条 . 查询时间(1.188 秒)
多细胞生物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普遍经历发育阶段的时相转变,其中幼年期阶段的存在对于避免与成年个体进行生殖竞争,或为繁殖后代积累足够的物质和能量都具有重要意义。与动物不同,植物的生殖细胞或合子都源自成年期体细胞,因此在植物的世代交替中必须经历幼年期的重置过程,然而其中具体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得到充分解析。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水稻中心吴书俊团队,对相似直链淀粉含量的软米和粳米食味品质开展研究,揭示了控制其优良食味的主要因素。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区Top,IF=3.638)上。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油菜中心杨立勇团队,对甘蓝型油菜中细胞核雄性不育系中的miRNAs和靶基因开展研究,鉴定了可能参与调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miRNAs,预测了靶基因,并对miR159在拟南芥中的功能进行分析。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MC Plant Biology》(2区,IF= 4.215)上。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水稻中心,利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联合分析技术,对水稻巨胚高营养形成的分子机制展开研究,揭示了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质代谢是水稻巨胚发育早期成熟阶段的关键代谢通路,该研究有助于推动高营养水稻品种的育种。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F:5.753,二区TOP)上。
近日,由东盟秘书处主办,中国水稻研究所承办的“中国水稻种子质量控制与保障体系研修班”在杭州开班。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等4个国家的43名农业官员、专家通过线上视频参加了研修班。
近期,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论文唯一单位在国际农林科学领域期刊《Food Chemistry》(一区,IF = 7.514)上发表了题为“Effect of extrusion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protein isolate derived from Baijiu vinasse”的研...
近日,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长绒棉团队联合中国农大华金平团队、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Jonathan F. Wendel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IF 9.803, Q1)上在线发表题为《Genomic and GWAS analyses demonstrate phylogenomic relationships of Gossypium...
近日,郑州大学农学院李亚兵教授团队开展了“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中国棉花生产碳足迹研究,该研究系统量化了2004-2018年中国棉花生产的碳足迹,并分析其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相关研究结果以“Carbon footprint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China: Composition, spatiotemporal changes and driving factors”为...
玉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角色,充足的糖分供应是玉米籽粒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基础。非常有趣的是,在众多谷类作物中,玉米籽粒的重量(库容)最大,但糖分向籽粒中卸载的区域却很小,说明玉米籽粒有较为高效的糖分卸载和输送机制。然而,目前围绕玉米籽粒糖运输的分子机制仍缺少系统性认识。
2022年1月11日,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福建农林大学为第一单位的题为“Signatures of selection in recently domesticated macadamia”的研究论文。澳洲坚果基因组的破译将为未来澳洲坚果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对促进澳洲坚果品种改良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7日,福建农林大学园艺生物学及代谢组学-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联合中心(FAFU-UCR 联合中心)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杂志发表题为“TMK -based cell-surface auxin signaling activates cell wall acidification”(“TMK激酶介导细胞表面生长素信号激活细胞壁酸性化”)的研究文章(图1)。 该工...
来自意大利波恩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并描述了一种大麦的突变株——它的根向下长的情况比正常大麦厉害得多。这一发现可能为培育更多的抗旱品种提供了一个新方向。这项研究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近日,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在工程领域国际顶级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化学工程杂志》,中科院一区TOP,IF=13.273)在线发表了论文《新型天然微生物保鲜剂乳酸链球菌肽/银耳多糖/植物乳杆菌及其对香肠发酵过程中生物胺的影响》(Novel natural microbial preservative nisin/Tremella fuciformis p...
小麦在许多饮食文化中担任“主角”。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将有助于养活更多的人口,并降低相关农业成本。基因工程则有可能培育出具有人们所希望的特性的更好小麦品种。
现在,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可以保护种子在关键的萌发阶段免受缺水压力,甚至同时还能为作物提供额外的营养。研究人员称,正在与摩洛哥的研究人员合作进行持续试验,方法简单而廉价,可以在干旱地区广泛应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