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能源化学相关记录348条 . 查询时间(1.696 秒)
2020年6月15日,加拿大工程院发布 2020 年新增院士名单。天津大学化工学院80级校友陈锦文荣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锦文,1980年~1990年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系,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在加拿大自然能源部 CanmetENERGY-Devon 担任下游业务及可再生负责人期间发挥了卓越的领导作用。他领导了沥青升级、炼油、生物燃料等研发计划,这些世界公认的成就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决策、...
近日,我所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王峰研究员团队受邀撰写题为“杂原子参与的木质素裂解制备官能团化芳香化合物”(Heteroatom-participated lignin cleavage to functionalized aromatics)的综述文章,系统介绍了含氮、硅、碘和锂等杂原子参与的木质素裂解制备官能团化芳香化合物的研究近况。木质素是木质纤维素的芳香聚合物片段,它是自然...
2020年,大连化物所肖春雷研究员、孙志刚研究员、张东辉院士和杨学明院士团队在最简单化学反应氢原子加氢分子的同位素(H+HDH2+D)反应中,发现了化学反应中新的量子干涉效应,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丰富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在化学反应中,量子干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想要准确理解这些干涉产生的根源非常困难,因为这些干涉的图样复杂,而且在实验上也难以精确分辨这些干涉图样的特征。
日前,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肖睿教授领衔的清洁能源团队利用废弃生物质秸秆实现了在空气中高效的净水和产电,实现了废弃生物质的新型高效利用。通过对废弃玉米秸秆进行简单的预处理,实现了玉米秸秆在全湿度环境下从空气中回收净水、并源源不断的产生直流电压,所产生的电压可以驱动电子计算器等电子器件,为生物质利用和微能源回收等交叉学科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图1)。相关成果以Agricultural waste-de...
充电板块将催生万亿级市场     充电板块  万亿级  市场       < 2020/5/14
2020年5月12日,“新基建,充电板块在行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汽车与储能分会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会议指出,充电桩纳入新基建后,将催生万亿级市场。
新能源项目再获突破     新能源项目  突破  环保节能       < 2020/5/14
近日,浙江申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与格特拉克公司合作开发的混合动力总成新能源DCT300项目获得突破性进展,项目投产后产值将超2亿元。浙江申林的主营业务是生产轿车发动机零部件、变速箱换挡系统和操作系统零部件。自1988年与上汽集团“结缘”以来,公司陆续牵手大众汽车、福特汽车、采埃孚等汽车品牌,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优质供应商。
近日,理工学院孟辉教授课题组本科生曾鸿彬在能源领域顶级期刊ACS Energy Letters(中科院JCR 1区,影响因子16.33)发表题为“Electron density modulation of metallic MoO2 by Ni doping for excellent hydrogen evolution and oxidation activities in acid”的学术...
2020年,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与能源小分子转化创新特区组(05T6组)邓德会研究员、于良副研究员团队提出二维硫化钼(MoS2)限域铑原子的距离协同效应,利用铑单原子之间的距离来调控二维MoS2面内硫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从而实现高效电催化析氢(HER)性能。该工作为深入认识二维MoS2限域单原子的催化活性调控机制以及设计新型高效电解水析氢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近日,我院杨亮副教授及其指导研究生汪鑫在国际权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中科院一区Top,IF: 14.229)上发表题为“Efficient anchoring of nanoscale Pd on three dimensional carbon hybrid as highly active and stable catalyst for...
2020年,大连化物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乔波涛研究员和张涛院士团队在单原子催化氢甲酰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通过反应耦合的方式调控产物的区域选择性:在不加任何配体的情况下,通过与水汽变换反应耦合,苯乙烯可高选择性地转化为3-苯基丙醛,正异比高达3:1。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课题组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直接观测到了一种奇特的非周期性结构,该结构尽管只有一个原子层厚,却能对锂离子的传输产生显著影响,从而成为除了晶界、点缺陷以外的又一类需要受到固态锂电池研究者密切关注的非周期性结构。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起火、燃烧、爆炸……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与动力电池相关的安全事故似乎越来越多。“这些年,因为过充、过热、机械损伤等问题,电动汽车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近日爱思唯尔在线组织的能源前沿论坛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云辉说。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副教授何凤课题组在能源领域顶级期刊Joul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介绍了团队合成的一种定位三氟甲基取代的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该材料可通过H/J聚集的协同作用形成具有更多电子跳跃传输结点的三维网络结构,可极大改善电荷在分子间的传输,大幅提高器件性能。有机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由于设计合成简单,在可见光甚至是近红外区域有较强吸收,且能级可调,因而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项基于MRI原理的技术使研究人员不仅能够观察下一代电池如何用于大规模储能,而且还能观察它们是如何失效的,这将有助于制定延长电池寿命的策略,以支持向零碳未来的过渡。
近日,我校2016级博士生曹磊、新能源学院代鹏程副教授、赵学波教授在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丙烷氧化脱氢制丙烯高效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相关科研成果《含硼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衍生的球形超结构氮化硼纳米片》(A Spherical Superstructure of Boron Nitride Nanosheets Derived from Boron-Contained Metal-Organic F...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