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能源化学 >>>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能源化学 可再生能源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11 秒)
新近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报告》显示,今年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将持续释放,产能有望达15万吨。 c
2021年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荣获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1年度获奖项目涉及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氢能、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等领域。我所“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因在可再生能源制备氢能及液态阳光甲醇方面取得的科技成就,被评选为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只借助阳光就从水中“取出”氢气?瑞典林雪平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材料——纳米多孔立方碳化硅(3C-SiC),它可以捕获太阳能,并将水分解以生产氢气。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美国化学学会—纳米》。该研究负责人、林雪平大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系高级讲师孙建武(音译)说:“人们需要新的可持续能源系统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如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和气候变化。”
2020年9月20日至22日,2020中国可再生能源学术大会暨云南绿色能源国际论坛在云南昆明举行,大会颁发了2020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大季杰教授荣获科学技术人物奖唯一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以季杰、裴刚教授为主申报的“太阳能全光谱综合利用技术及在建筑中的多效应用”项目荣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一项基于MRI原理的技术使研究人员不仅能够观察下一代电池如何用于大规模储能,而且还能观察它们是如何失效的,这将有助于制定延长电池寿命的策略,以支持向零碳未来的过渡。
可再生能源学院2020年将根据学校研究生院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规定,通过“推荐免试”方式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及直博生。
Welcome to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ICRET 2018). The conference will be held in University of Malaya, Kuala Lumpur, Malaysia durin...
田植群,2004年7月获得华南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指导教师沈培康教授。2004年8月至2006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化学与工程技术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衣宝廉院士。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2005年5月至2006年8月又以研究员身份(research Fellow)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学院进行研究工作,合作导师蒋三平教授,博士后出站后继续在...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太阳能和风能受环境因素影响大,为保证其稳定供电,安全可靠的储能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前途的技术,然而其缺点在于昂贵的材料费用和强酸性。
2012年10月10日至13日,由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与韩国能源研究所联合发起、主办的第六届中韩可再生能源技术研讨会在韩国能源研究所济州全球研究中心召开。此次参会的单位有广州能源所(GIEC)、韩国能源研究所(KIER)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参会总人数达50余人。广州能源所副所长吴能友等一行16人赴韩参会。
2012年4月11日,第一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年会暨论坛在京举行。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连增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心罗续业主任致辞,夏登文副主任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金翔龙作主旨报告。来自国家海洋局、科技部、国家发改委、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众多知名专家学者、科技和管理工作者、企业界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年会暨论坛。
2011年9月9日下午,南京大学在唐仲英楼举行授予毛宗强博士兼职教授仪式。授职仪式由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党委书记臧文成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忠为毛宗强教授颁发聘书,并佩戴了南京大学校徽。杨忠副书记发表讲话并提出殷切的期望,鼓励在座的新能源研究团队继续努力,为南京大学新能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毛宗强教授表示,非常感谢南京大学对他的信任,他会非常珍惜这份荣誉并为促进南大清洁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
2010年11月15日至18日,第二届低碳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国际会议在韩国济洲岛召开。会议由韩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学会(KSNRE)、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CSET)、日本机械工程师学会电力与能源系统分会共同组织,主题为“防止气候恶化、提高生活质量、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危机”。来自各国的200余名专家,就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领域介绍了各国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研究进展,对存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
据《中国工业报》2006年10月10日报道:总投资3.6亿元、利用稻壳提取白炭黑和活性炭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中俄可再生能源实验基地建设项目,近日落户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虎林市,预计2007年8月全部建成,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