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藏族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 哈萨克族文学 朝鲜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相关记录1704条 . 查询时间(1.686 秒)
阿不来提·乌买尔(1938~2006),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新疆大学中文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届文联委员、作协常务理事。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论电影艺术》、《文学的基本原理》、《文学与生活》、《文学理论基础》(上、下)等。专著《文学理论基础》获1985年新疆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
阿不都秀库尔·吐尔迪(1936~2012.11.27),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苏联塔什干中亚大学。历任《塔里木》及《文艺译丛》编辑、创作研究干部,新疆社科院民族文学所所长、副研究员、副院长,研究员。全国第六、七届人大代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少数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阿不都热合曼·卡哈尔(1935~),维吾尔族。新疆伊宁人。1953年毕业于新疆学院语文系。历任乌鲁木齐师范学校、伊犁师范学院教师,中国作协新疆分会专业作家。195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滔滔的伊犁河》(两卷)、《生命之谜》、《如诉的歌》、《闹市里的新百姓》、《远方的人》,另有诗歌150多首,短篇小说30多篇,中篇小说8篇。《滔滔的伊犁河》1991年获新疆维吾尔自...
阿不都拉(泰来提)(1935~),笔名阿不拉·艾合迷迪。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人。中共党员。1950年在喀什师范读书,1953—1954年在北京民族印刷厂学习。历任新疆日报社、新疆新华一厂、喀什日报社工人,喀什日报社维编部编辑、记者,政教组组长、专版组组长,编辑。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短篇集《在征途》、《破灭的誓言》,中短篇集《窒息的爱》,中篇集《欧鼓勒汗》、《骆驼蓬花盛开的时候》,长篇《串...
阿不都别克(1922~),原名阿布都别克·拜布拉提。哈萨克族。新疆尼勒克人。中共党员。1941年毕业于伊犁中学汉语班。曾在县税务局、县政府、伊犁日报社任职,1949年后历任伊犁日报社编辑、翻译、副社长、总编辑,译审。州政府副秘书长,新疆第五届人大代表,伊犁自治州第五、六届人大代表及第六、七届政协委员。曾获新疆职工自学成才奖。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长篇小说《三国演义...
敖德斯尔(1924-2013),蒙古族。内蒙古巴林右旗人。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巴林左旗支会干事,骑兵部队团政治处主任、师宣传队长、军区文工团长,《草原》、《花的原野》杂志主编,专业作家。内蒙古第三、四届人民代表,内蒙古文联第一、二、三、四、五届委员及副主席、名誉主席,内蒙古作协理事、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中国文联第四、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隶属中国社会科学院。2002年10月更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Ethnic Literature,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截至2020年8月,民族文学研究所在编在岗45人,来自14个民族,其中管理岗位9人,专业技术人员岗位36人;高级职称23人...
《东蒙民歌选》是20世纪50年代蒙古族民歌搜集整理活动中形成的较具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对蒙古民歌搜集整理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文章对蒙古民歌的搜集整理进行学术史考察,阐述了《东蒙民歌选》整理过程中所体现的多民族国家话语建构以及学术思想与观念,检讨了《东蒙民歌选》翻译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当下蒙古族民歌的翻译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和借鉴。
13世纪中期,萨班·贡噶坚参首次将印度古代梵语文论《诗镜》翻译成藏文。此后,经过各派僧俗文人对其原典进行翻译、理解、解释、应用,写出了400多部注疏、评论类著作,完成了《诗镜》的本土化和经典化,使之成为藏族文论的主要组成部分。《诗镜》在经过13世纪至14世纪中期的形成、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初期的发展、17世纪初期至19世纪晚期的兴盛之后,与本土诗学家创立的“味”论、“生命”论等相结合。
文章对云南傣族作家母语创作的文体实践的演进发展、表现特征和相关内容进行了整体性、综论式考察与研究,重点探讨傣文现代诗歌、小说、散文等在本民族口头传统形式与现代文体观念转型实践影响下的独特发展轨迹,尝试建立傣族母语文学创作独有文体现象研究的有关范畴。
世纪之交,在具有国际学术视野的学者的努力下,西方民间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得以陆续传入国内。其中,“口头传统”因其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学术研究潜力成为彼时学界讨论的热词,相关研究对解答“口头”与“书写”、“文本”与“语境”等事关学科独立性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学研究》作为国内口头传统研究的重要刊物,见证着口头传统研究的理论译介与推广的进程。从1983年至2020年,该刊发表相关研究文章共计158...
“十七年”时期,人民文学出版社坚持政治性和民族性的出版标准,通过“丛书”策略和“出版说明”“序言”“评论”等形式,出版并推介了大量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促进了少数民族作家成长,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学进入主流话语空间和经典化建构。
“80后”少数民族作家的乡土书写由于立足于边地语境之中,每一位作家的呈现都有着以各自乡土作为一个独特空间(不论是地理意义还是文化意义)所拥有的个性,这一书写营构出的是属于作家自己的文学地理空间,也就是一个“小乡土”的塑形。这样的“小乡土”不仅是作家对故土的执念,也是文学个性和可能性的源头。
“重返草原”是蒙古族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在其动物文学作品中着力表现的一个主题。他借助“草原—城市—草原”的地理空间转换,在重返草原的呼吁和期盼中传达勇敢、平等、自由的生命观,追寻信任、爱、忠诚等美好人性,缅怀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借重返草原的隐喻和精神家园的建构、人类生存的哲思,从多方面拓展了文学审美的视域,表现出独特的叙事价值。
董永传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方块壮字歌本《董永和仙女歌》是壮族以自己的方式讲好这一中国故事的典范。在壮族的《董永与仙女歌》故事中,“食人”叙事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同题材故事的显著标志,故剖析“食人”叙事是解读壮族董永传说及壮族文化的关键。《董永和仙女歌》的“食人”叙事并非影射壮族的野蛮,而是对远古食人习俗的文学再现。故事中的董永与壮族神话中的童灵因“食人”叙事而互涉,且涉及壮族丧葬的移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