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 蒙古族文学 藏族文学 维吾尔族文学 哈萨克族文学 朝鲜族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41-255 共查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相关记录1704条 . 查询时间(2.872 秒)
2022年3月17日,白庚胜同志著作《白庚胜文集》捐赠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文所)会议室举行。仪式上,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分别向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和民文所捐赠了《白庚胜文集》第一批出版成果《东巴神话研究》《纳西学论集》《民间文化保护前沿话语》等18卷。民文所党委书记丁国旗、所长朝戈金、副所长斯钦巴图、副所长王瑾瑜,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何涛以...
2022年3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行了西藏大学校长金永兵教授来所交流座谈会,民族文学研究所领导班子、各研究室主任与藏族学者代表等20余人参会。民族文学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斯钦巴图研究员主持会议并向金永兵校长介绍了民文所的发展历程、人员结构、国内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情况,分享了“十四五”期间民文所重点研究领域,其中包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大史诗和少数民族文学传统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中国...
本书包括草地童谣、河套童谣、校园童谣、生活童谣等四个部分,总计101首,反映了少数民族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游戏、生活、习惯、交朋友、学习等多方面内容,充满了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童谣集展现出新世纪以来民族地区现代文明建设的新进展,表现了南北方不同民族少年儿童精神状态和品性气质的提炼与提升。
彝学研究方兴未艾,国外彝学研究历来深受有关学者的充分关注。海外彝学的学术研究可以通过海外学者彝学研究成果来考察。纵观国际彝学研究历程,新世纪以来的海外彝学研究出现了许多质量较高的学术成果,但目前学界很少关注21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的海外彝学学术史。显然,对21世纪以来有关海外彝学研究的成果特别是有关彝学研究的外文文献进行梳理和阐述已显得非常必要。
“80后”少数民族作家的乡土书写由于立足于边地语境之中,每一位作家的呈现都有着以各自乡土作为一个独特空间(不论是地理意义还是文化意义)所拥有的个性,这一书写营构出的是属于作家自己的文学地理空间,也就是一个“小乡土”的塑形。这样的“小乡土”不仅是作家对故土的执念,也是文学个性和可能性的源头。
老舍民族观探赜     老舍  民族观  民族关系  民族宗教  多元       < 2023/3/17
老舍民族观的发轫与形成,跟满洲民族的历史及他本人的经历关系很大。他反对国际国内一切的民族偏见与民族歧视,把民族关系的恶化看得相当严重。他认为,通向民族平等友爱的必经之路,是各个民族都去争取情感的共鸣与文化的互敬。他肯定不同民族宗教养成的积极价值,劝导不同宗教立场的持有者共享各种生存理念体现的人类良善睿智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与国家至上理念也是老舍民族观的重要层面。
2022年1月9日,2021年海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七个一”作品创作征集评选活动在海口举行颁奖礼,全国少儿科幻联盟作家柯渔(本名方世飞)的海南黎族传统文化题材剧本《黎乡箫乐》荣获剧本优秀奖。
2021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21年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师范大学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此次会议以腾讯会议参会和云南师范大学线下主持相结合,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近300人线上线下齐聚一堂...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有50年的发展历史,现有“民族学”一级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民族学”2个本科专业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少数民族史”、“民族学”、“学科教育”等6个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21年开始招预科教育学生。
吴德铭的《香格里拉之恋》曾在小说选刊杂志社主办的全国小说笔会征稿和评选中,作为长篇小说获得一等奖。但我觉得,把它视为一部兼具长篇小说与电视剧剧本特点的作品,或许更切合文本实际。体裁是中性的,一部文学作品的高下,与它属于何种体裁并无关系,重要的是,它的思想质地与美学含量是否能够感动和征服读者。
满族作家叶广芩以一系列描写旗人上层生活的“家族小说”享誉文坛。她的很多作品,不刻意渲染大喜大悲,只道是繁华尽、风云歇,往事都已升华散尽,扑朔迷离、五彩纷呈变得纯净而平淡,幻化作了绵远悠长的滋味。叶广芩将“文学性的历史”缓缓道出,不是为了标榜立意,只是为了记录曾经显赫一时的满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变异和更新。很多人谈到,叶广芩身上凝聚了一种情与理的斗争:一方面她眷恋于贵族文化中那种优雅闲适的生活...
藏族文学传统对于自然与人文艺术景观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诠释与观览方式,这些书写形成了胜迹志体裁。在藏族文化语境下探讨胜迹文学整体的创作目的与叙事结构,并以觉囊·多罗那他的《甘丹平措林胜迹志》为例,可在文本叙事策略中为平措林寺艺术空间的历史创造提供解读的可能性。
纳张元是一名具有自我剖析精神的彝族作家,同时又是一名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是一位创作和理论兼备的学者型作家。在其文学创作与学术生涯中,他关注着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并在中华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反思中建构起了“千里彝山”这一新的彝族精神文化家园。
对庾信《哀江南赋》“河南有胡书之碣”一句的解释历来莫衷一是。辨正前人诸说,此句最有可能的解释当为:晋、宋之际,流寓青州的粟特人用粟特文为庾信先世庾云立碑。青州为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之重镇,汉唐时期粟特人的踪迹连续不断,见于传世文献、出土石刻和图像资料。与粟特人一道东传的粟特文,是中古时期一种重要的“胡书”,被广泛使用和传习,而且用于题撰碑铭。“河南有胡书之碣”的记载有力证明了中古时期粟特文碑刻在中原...
作为民俗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重要的研究对象,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长期以来囿于个案基础上的民族志描写和文化分析,亟需可打通个案之间学术联系的整体性研究范式。交流诗学模型首先通过对海默斯精神遗产的学术重估,综合民俗学、人类学、语言学等相邻学科对于口头艺术的研究方法,从而在传统歌会研究中探索一种以交流为中心的综合性理论范式的可能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