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作物学 院士相关记录149条 . 查询时间(0.307 秒)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至2050年前粮食产量需要再增加50%才能完全满足需求,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是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与此同时,近年来世界气候变化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都为粮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水稻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提供主粮。虽然我国在水稻育种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仍然迫切需要新策略来应对未来的粮食挑战。
2021年1月13日,湖南省株洲市举行‘2020年度院士(专家)服务团科技服务工作座谈会’,市委副书记王洪斌出席并讲话,副市长顾峰主持座谈会。湖南农业大学校长邹学校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院士出席,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果所所长、“炎陵黄桃”专家服务团团长叶正文研究员应邀参加会议,并代表‘炎陵黄桃’专家服务团对2020年度重点工作成效和2021年科技服务计划进行了汇报交流。
为加快推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创新研发的秸秆育秧基质盘的示范推广工作,2021年1月5日上午,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魏海燕教授应邀到资环所就秸秆育秧基质盘的最新研究进展、示范推广及生产线建设等情况开展交流与讨论,资环所所长马艳,研究员黄红英,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研究室负责人曲萍及团队骨干成员参加了交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鉴定出一个新的水稻抽穗期微效调控因子,并对其作用模式进行了深入解析。11月24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
2020年10月22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耀光院士团队在New Phytologist(IF:8.512,中科院生物学一区)在线发表了题为“Strong Photoperiod Sensitivity is Controlled by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among Hd1, Ghd7 and DTH8 in Rice Heading” 的研究论文。(论...
2020年10月21日,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农业传感器产业与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启动会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中心召开。会议由项目负责人赵春江院士主持,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余欣荣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朱明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产业技术处徐利群处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管小冬等领导出席会议。
2020年9月28日,河北省唐山市在京召开唐山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座谈会。河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古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参加座谈会并作专题发言。会上,赵春江院士围绕唐山市发展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一是要牢牢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升级作用,实施一批重大的智慧农业工程;二是围绕唐山市功能定位,打造智慧农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并作出重要指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粮食安全对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极其重要,更是国内“大循环”的底线。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命脉。种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在粮食增产的各项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是种业重大关键...
2020年7月21日,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宾阳县人民政府及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联合在广西宾阳举行袁隆平院士题词揭幕、广西民族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农业技术培训基地揭牌仪式暨甘蔗粉垄“145”套种谷子现场验收会。广西农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谭宏伟,广西民族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蔡高根,宾阳县委书记朱亚明,袁隆平院士助手白德朗研究员等领导、专家分别为袁隆平题写的“粉垄农耕,生态宾阳”揭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刘耀光院士团队在国际生物技术著名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IF2018=6.84)在线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CRISPR/Cas9-based plant genomic fragment deletions by microhomology-m...
近日,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海南三亚崖州组织召开了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我校两个耐盐碱杂交水稻新品种因表现优异获袁隆平院士点赞和相关专家好评。袁院士对我校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分中心(湛江)建设和海水稻研发情况高度认可,表示十分愿意推动我校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创新团队建设,共同推进海水稻耐盐碱基因与三代杂交稻技术融合,实现中国海水稻技术新突破。
2020年4月13日,国际期刊Nature Genetics《自然•遗传》发表了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朱玉贤院士团队在棉花基因组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性成果。该研究成果提供了棉花基因组和遗传资源,以便于遗传进化、比较基因组分析和分子改良育种。同时还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棉花A基因组进化起源问题,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加快棉花遗传育种改良进程。
2019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我所胡培松研究员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他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评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特级专家,获得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者和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等荣誉。他领衔的“水稻品质遗传改良”团队分别入选农业部杰出人才创新团队、国...
2019年11月16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在北京召开中国院士第二十二次全体会议。大会为24位新增选院士颁发证书,农学院李付广研究员当选并参加隆重的院士证书授予仪式。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由世界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管理与社会科学家组成。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有来自46个国家的600多名院士、通讯院士、荣誉委员与管理人员在任。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总部设在莫斯科,分别在欧洲(...
2019年11月8日,应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农业部罗伯特霍利农业与健康中心主任、美国康奈尔大学博伊斯汤普森植物研究所资深研究员James Jim Giovannoni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进行访问交流,并作了题为“Analysis of spatio-tomporal regulation of tomato fruit ripening”专题学术报告。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成贵院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