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材料科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0.964 秒)
热电材料是能够实现热能和电能直接相互转化的新型能源材料,在低品位废热发电、固态制冷、深空探测、局域空间精准温控等领域有重要应用。较低的转换效率是制约热电材料应用的瓶颈,Bi2Te3基化合物是目前唯一规模化应用的近室温热电材料,热电发电转换效率仅有~7% 。Mg基热电材料Mg3Bi2-xSbx具有低成本和在室温工作区的高热电性能,有望取代Bi2Te3基化合物成为下一代室温商用化材料。确定Mg基热电材...
钨合金具有高密度、高强高硬、抗辐照等优异性能。随着高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以及服役环境的复杂和极端化,对钨合金的强韧塑性等性能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突破材料固有的强度-塑性互斥(trade-off),发展强度2GPa量级同时兼具良好拉伸塑性的超高强钨合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性难题。
可拉伸电子器件在过去十多年中被广泛应用于健康监测、康复医疗、智能工业及航空航天等领域。无机可拉伸电子器件的关键技术创新在于通过力学结构设计实现弹性拉伸性,对任意复杂曲面实现共形贴附/包裹,并且能维持稳定的电学性能。例如,“岛-桥”结构是可拉伸电子器件中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其中,功能性元器件置于不可变形的“岛”上,互联导线形成“桥”并提供整体结构的弹性延展性。实现可拉伸电子器件弹性延展性的策略是至关重...
增材制造金属作为新一代“高设计自由度”材料,虽具有传统铸轧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其长期服役疲劳性能仍有不足。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和高铁等关键零件,在服役过程中承受107~1010及以上的循环载荷,材料微结构敏感性显著增强,实验寿命分散性大,传统基于疲劳极限(107)的疲劳强度与寿命设计理论不再适用。因此研究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的超高周疲劳(VHCF)失效机理,建立量化内部缺陷和微结构的超高周疲劳裂纹萌...
非晶合金(也称金属玻璃)剪切带的起源是力学、材料以及物理等相关领域共同关注的核心科学问题,而玻璃态转变的本质被诺贝尔奖获得者菲利普×安德森认为是固体理论中尚未解决的最为深奥难题。近期,中科院力学所戴兰宏研究团队在该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人员对非晶合金剪切带进行了一系列精细的表征,通过从多个角度对比非晶合金剪切带涌现过程与玻璃转变过程,发现剪切带涌现与玻璃-液体转变存在惊奇的相似...
剪切增稠流体(STF)是一类非牛顿流体,在低应变率下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冲击条件下由于粘度急剧增加而快速吸能,一定程度上协调了防护装备的柔韧性与坚固性之间的矛盾,在柔性冲击防护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前期,我们对STF的冲击动力学行为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获得了STF压缩诱导液-固相变新机制、良好的动态能量吸收特性以及与结构的耦合增强耗散效应(J Appl Phys 2015; Appl ...
发展先进的加载与测量手段,展现材料独特的动态力学行为,一直是冲击动力学研究的主题。近年来,高性能纤维、薄膜等基础材料在冲击防护领域得到大量应用。但是传统的爆炸与冲击加载方法由于尺度较大、测量精度有限,难以表征纳米或微米尺度纤维及薄膜材料的冲击动力学行为,需要发展新的微纳尺度冲击动力学实验手段。前期,我们利用强激光驱动爆炸与冲击效应,建立了强激光驱动微弹道冲击实验平台(子弹直径~10μm,速度~70...
姓名:姜恒,性别:男,职称:研究员,学历:博士,研究领域:复合材料力学、智能结构与材料力学、先进水声材料、声学超材料等。社会任职:《力学学报》青年编委(2021-2023),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会员。
姓名:孙成奇,性别:男,职称:研究员/博导学历: 博士,电话:010-82543968,传真:010-62561284,电子邮件: scq@lnm.imech.ac.cn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5号,研究领域:材料和结构的疲劳与破坏。
发展安全可靠和独立自主的核电技术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也符合当前“碳达峰”的降碳目标。第四代先进核反应堆在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但在温度、辐照、腐蚀等方面也对核材料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由难熔金属元素构成的体心立方结构(BCC)多主元合金(包括中熵合金和高熵合金),拥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抗辐照性能,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候选材料之一。目前,多主元合金的辐照损伤研究主要集中在面心立方结构(FC...
高熵合金是基于多个主要金属元素设计思路得到的一种合金材料,迄今一直在关注一个基本的问题,即在微观结构方面,高熵合金与传统合金相比究竟有什么不同。材料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这个关系在高熵合金中变得复杂起来,这是由于局域发生的焓的涨落与焓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原子尺度的成分与结构,包括化学成分浓度波、化学短程有序与点阵畸变等。现在看来,高熵合金中至少一个明确与传统合金不同的是形成了化学...
为了获得高性能高熵合金氮化物薄膜,迫切需要一种可提供高密度等离子体环境并进而控制薄膜生长过程的合成技术。近期,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柔性材料、结构与器件力学课题组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设计并制备出具有多尺度螺旋结构、大变形能力以及高稳定性的导电材料(碳纳米管CNTs)/聚合物(聚氨酯PU)复合材料。该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上证实微/纳米多尺度结构耦合作用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增强效应。
轻质点阵结构在承载、吸能、隔热、隔震等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制备方法如冲压成型、熔模铸造等对点阵结构的材料选择、杆件尺寸和构型选择都有诸多的要求,从而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工程应用。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高效、灵活的技术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点阵结构的制备。然而,目前广泛采用的一体化打印的点阵结构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各向异性和支撑材料去除的问题,前者使得3D打印点阵结构的力学性...
工程材料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流程以提升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尤其是抵抗位错的运动导致的初始塑性变形或者屈服,材料在这一点的应力值对应于其强度。和我们熟知的弹性变形不同,塑性变形是不可恢复的。与此同时,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量,或者韧性,是衡量其应用的另一个关键指标。如果位错在运动中受到阻碍或者非连续的界面时,我们需要施加更高的应力以驱动它们,也即材料获得了强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