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史学史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史学史 研究相关记录167条 . 查询时间(0.946 秒)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妇女史研究兴起;90年代,“社会性别”理论被引入,性别史研究兴起。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和学科(独立的妇女/性别研究学科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然而,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妇女/性别史似从繁盛走向了沉寂。但其实,研究的“量”并不支持“黯淡说”,“量”不成问题,那就在“质”上了。本文将基于中古妇女/性别史研究现状,并结合个人体会,略陈己见。
自梁启超提出中国史学史这一概念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大体呈现出四种路径。梁启超大致描述了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蒙文通继承梁启超的主张,将史学史研究限定在文化史范畴内。
靳宝(1977-),内蒙古化德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97年至2001年毕业于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1年至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2007年至2012年入职于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2010年晋升为副研究员。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研究。2014年11月至2019年6月,就职于北...
廉敏,1993-2000年,就读于山西大学,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2000-2003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2019年,随研究室调整到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副研究员。
赵庆云,2008年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从事研究工作,2011年底评为副研究员。2019年3月转入中国社科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工作,2019年6月评为研究员。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进一步发挥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源在当代中国研究所学科建设中的基础作用,2023年7月20日,当代中国研究所图书资料室和信息中心,联合举办第三期国史文献资源服务交流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专家与当代中国研究所编研人员就学科服务进行面对面深入交流。
近年来,史学研究的“碎片化”问题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但尚未达成共识,仍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史学研究的“碎片化”主要表现为史学研究对象的零碎化、研究领域的日趋狭窄以及研究缺乏系统性。它有其自身特殊的历史成因。改革开放以后,学界由空疏宏阔的历史研究转向对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兴起,研究对象越来越小、越来越散,给人以“碎片化”的观感。
2023年6月2日,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在博学楼309会议室举办了“哲里木盟与近代史研究视角”学术讲座,由内蒙古大学乌云格日勒研究员主讲。
从20世纪20-40年代唯物史观史学的形成和发展,到1949年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居主导地位,再到改革开放后形成以唯物史观为主导的中国史学多元发展的态势,及至当代主流史学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历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经过了从边缘到主流、从封闭到开放、从反思到继续探索的曲折发展过程。
无论是“中国中心观”还是“新清史”,在用西方标准观察中国历史和质疑中国人表述自身历史的能力方面,毫无二致。它们只是为了反对“西方中心论”而反对“西方中心论”,故而无论它们制造的议题如何翻新,都脱离不了“后东方学”式认知的范围,也决不可能发现更加客观真实的中国历史。
中国灾害史研究是指对中国历史上自然灾害及其关联内容所展开的研究。中国以农立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与自然灾害可谓如影随形。经济史家傅筑夫甚而断言,一部二十四史,“几无异一部灾荒史”。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灾害史研究很少为人所了解。直到21世纪初,有人还在《读书》杂志上感叹:“关于灾荒研究方面的著作却少得可怜。……至今还未见一本‘灾荒学’方面的理论专著,单项灾荒的专门研究也几乎是空白。”
灾荒在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历史记载一样悠久,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灾荒更是占据着一个相当突出的位置。李文海先生曾经指出:“一旦接触到那么大量的有关灾荒的历史资料后,我们就不能不为近代中国灾荒的频繁、灾区之广大及灾情的严重所震惊。”尽管李文海先生在此处谈及的只是包含着晚清时期的近代,其实,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清代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时期。
清代粮台在战争时期设立,以保障军饷、军需用品的运转与供应,战争结束后大部分粮台也随之裁撤。粮台虽然是临时设定的非正式机构,但是得到朝廷认可,是一个合法的军事机构。清代早期的粮台保持着一个稳定的运行状态,即由清廷设立粮台并负责军饷的筹集与发放,统兵大臣只负责带兵打仗。直至咸同时期,太平天国力量的兴起、镇压起义所用军费的增加、湘淮军的建立等一系列变动,使得粮台的管理运作发生很大的变化:清廷逐渐将饷权下...
2020年清史研究综述     2020年  清史研究  综述       < 2024/1/25
2020年清史研究依旧繁荣,各领域新见迭出、成果丰硕。概言之,大略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一些学者对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历史地理和文献档案领域的研究成果继续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对超越旧范式的可能路径展开了探索;二是宏观与微观研究的议题日益拓展,诸如"新清史"和一些已有"定论"的具体问题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审视;三是新材料、新方法的应用持续推进,涵盖官方档案与民间书写的各类多语种史料得到广泛运用,量化史学...
梁启超不仅在中国学术界首倡全新的史学理论---"新史学"理论,而且运用其"新史学"思想积极从事史学实践活动,其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多有贡献。史学家萧一山说:"梁启超对清代学术与近百年学术史的研究,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与探幽开微的功力,都为学术界所公认,为近代史的研究,建立了可信赖的足为信史的一些楷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