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哲学史 东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现代外国哲学 逻辑学 伦理学 美学 哲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哲学 未来相关记录55条 . 查询时间(0.18 秒)
2023年10月18日晚7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静老师在博文楼C3教室举办了题为《中国哲学的历史和未来》的学术讲座。
2022年10月21日,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共同主办,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创新团队承办的“人类增强与人本主义的未来”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淮海路院部召开。
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并非如科学家们(包括具有自然科学倾向的哲学家们)解释的那样乐观和简单。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它都并不总是单向的和积极的,从逻辑分析上看,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才是需要我们深入考察研究的。
既然存在着先验综合的知识,并且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就立足于先验的综合之上,那么就可以在现有的先验综合的知识之上发掘出形而上学发展为科学的可能。否则,不仅无法最终确立形而上学为科学,也无法摆脱形而上学已有的自我否定。对此,“批判”虽已经澄清了先验的综合,也就是我们的理性,并划定了理性运用的界限。但是,不同于此,“导论”更着眼于阐明形而上学未来发展为科学的可能。因此,它需要突出批判哲学对数学和自然科学先...
2021年4月1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成立仪式暨“智慧:历史与未来”座谈会于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2102会议室隆重召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是根据教育部关于“新文科”建设相关精神,践行学科交叉、智慧运用、适应国情、服务社会的时代要求,整合校内外相关研究力量成立的一个校级研究机构。中国智慧研究院将围绕“中国智慧”开展研究、传播、教育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打造跨学科平台。文科院院...
2018年12月12日上午,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信息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开题研讨会在西安交大召开。西安交大副校长席光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学科布局以及学校重视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举措和成效。他回顾了近年来学校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表示《信息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成功立项是西安交大学者在独立开创的哲学研究领...
人工智能是一种人类创造的新的智慧形态,人工智能的产生改变了有史以来机器只能被动听从人类命令的状态。机器可以自主的做出决策甚至超过人类的能力,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问题。其中人工智能是否会最终形成机器对人类的专制统治,这是有人工智能以来一直被人类所担心的,并越来越成为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关键社会问题。本文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人工智能将有可能形成三种专制形态,人工智能辅助下的人类专制,人工智能依赖下的...
201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恰好是在安徽芜湖的第一届“全国西方哲学讨论会”召开40周年。同时,2018年正值黑龙江大学哲学学科建立60周年。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黑龙江省哲学学会、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形而上学与实践哲学:历史与未来”全国学术研讨会,于9月22日在美丽的哈尔滨召开。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形而上学与实践哲学:历史与未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7年1月14-15日,首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山东大学光学系1980级校友薛其坤获颁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应薛其坤院士邀请,山东大学校长张荣作为嘉宾出席典礼并参加“未来论坛”等相关活动。
2015年12月26日,由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庞朴先生逝世一周年追思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儒学研究现状检讨与未来展望”为主题,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刘梦溪先生、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牟钟鉴先生、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李中华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原哲学系主任周桂钿先生、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以及深圳大学文学院院长景海峰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朱汉民教授、华...
2015年5月9日至10日,由中华美学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联合承办的“中华美学学会第8届全国美学大会暨‘美学:传统与未来’全国学术会议”在成都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众多教学与科研机构的260多名研究者参加了大会。
各种文化体系都有对人类未来社会的梦想,其中儒家的大同梦想最具有跨文化、超私有的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礼运》中提出的"大同"构想,强调"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这一"大同理想"不仅构成了近现代中国进步追求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在21世纪的今天日益展现出自身的理论价值。因此,今天必须吸收《礼运》大同的未来文明构想,把尊重和爱护生命作为信仰最高准则,学习中和理性与协调智慧,为维护世界和平...
以北京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张旭东两本中文新著《改革时代的中国现代主义:作为精神史的80年代》、《全球化与文化政治:90年代中国与20世纪的终结》发布为契机,北京大学文学艺术批评理论中心联合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4年1月8日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召开“当代中国与文化政治:近三十年的历史经验及其未来指向”研讨会,旨在由书及社会,由历史及未来,在回顾与反思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经验中,探讨当下中...
从历史中寻找未来的坐标     传统哲学  历史       < 2013/7/30
哲学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史,但当我们说“哲学史”的时候,我们已假定了“哲学”的存在及其合理性——凡是不合理的东西既然不能存在,也就无所谓存在的“历史”;同时也假定了“哲学”是以“史”的方式存在,正如“历史”不仅仅是“时间”的累积和叠加,哲学诸流派也不是静止而横向的排列,不是简单的相加。但这样一来,哲学史中的哲学还是哲学吗?
现代新儒家虽然主观上否认其哲学是接着中国近代哲学讲,但从他们的哲学重在架构形上本体来看,其哲学弥补了中国近代哲学缺失———未结束哲学的本体论时代而走向哲学的认识论时代,不但客观上推进了中国近代哲学,而且昭示了中国哲学的未来走向。熊十力、方东美、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构建形上本体的思路,揭示了中国哲学未来发展可能出现的走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