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棉花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0.123 秒)
据预测,2024年棉蚜、棉叶螨、蓟马、棉铃虫、棉盲蝽、苗病(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等)、黄萎病、铃病(疫病、炭疽病、红腐病等)将在各棉区普遍发生,烟粉虱、斜纹夜蛾、地下害虫(地老虎、蝼蛄、蛴螬等)、枯萎病、红叶茎枯病、甜菜夜蛾等病虫害局部发生。为做好2024年棉花病虫害防控工作,保障棉花生产安全,特制定本方案。
刘珍,女,1972年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95年7月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曾主持院级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项目2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及农药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刘秀丽,女,1663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大屯村,本科学历,职称:副研究员,现从事果树、蔬菜病虫害防治研究及新技术推广工作。
范巧兰,生于1965年11月18日。副研究员1988年7月毕业于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主要从事病虫害的生物学、生态学及综合防治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及转基因植物生态安全风险评价的研究。作为主要参加人(第二或第三参加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支撑计划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4项、山西省自然基金项目4项、《农业部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山西省回国留学项目3项、山西...
张丽萍,女,1964年生,博士,二级研究员,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运城市“拔尖人才”,主要从事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基础和应用研究。1986年,毕业于山西农大植保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2、2005年,分别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农药学专业理学硕士、博士学位;2009.01 -2012.05,访问学者,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路易斯安那州内大学从事国际合作研究;2018.10-201...
程福如,男,1962年9月出生,研究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安徽省杂交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皖北综合试验站植保专家,安徽省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省级指导专家,安徽省油菜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农学会棉花分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昆虫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植保学会理事,安徽省作物学会理事,《安徽农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编委,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员...
2020年10月18日,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委托江西省植保学会组织植保、栽培、种子等相关专家在瑞昌市肇陈镇召开了由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治岗位团队实施的“棉花病虫草害综合防治试验示范”项目效果鉴评会。出席会议的专家有省植保植检局局长钟玲研究员、省经作站站长梁木根研究员、省种子局副局长方又平研究员、江西农业大学教授蒋军喜、九江市植保局局长陈齐信研究员。江西省棉花体系首席专家省棉科所副所长柯兴盛研究...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设3个氮素水平和2个水分水平,研究了水氮耦合对棉花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水分或氮素供应,花铃期根冠生物量和氮素吸收增加; 增加灌水量,吐絮期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增加,根干物质积累量在低氮或高氮下增加,中氮降低; 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下降。水分胁迫条件下,增加氮素的供应吐絮期地上部干物质、氮素积累量、产量差异不大,根干物质...
中国是产棉大国,有1亿棉农,年种植棉花面积约8000万亩,年产原棉约占世界的25%。近年来由于虫害大爆发,仅1992年,长江流域减产10万吨,黄河流域减产152万吨,直接经济损失60多亿元,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1993年至1995年,全国减产17%至30%左右,给全国棉花生产造成严重损失。该成果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根据两个野生B.T杀虫晶体蛋白质活性中心氨基酸序列,去除干扰在植物中表达的序列...
对天津市棉花灾害发生规律及减灾措施,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总结出:筛选、推广良种;搞好防灾基础工作,晚克抗旱播种,促壮苗、提高减灾能力;促早熟,提高避灾能力;综合防治棉玲虫,雹灾、雨涝减灾措施等,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推广应用收到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项目针对抗虫棉棉田病虫发生变化、农药用量仍然偏高的情况,提出对抗虫棉棉田的主要病虫害,采用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技术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因素控制作用的技术体系,通过选择新型喷雾器及频振式杀虫等植保器械,制定农药轮换计划,减少了农药用量,保护了有益生物和农田生态环境。达国内领先水平。
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通过“六五”攻关,在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从生态学的原理出发,研究棉田生态系中主要组分及相互关系特点,建立综防基点及大面积示范区。对棉花枯萎病、黄萎病、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盲蝽象等病虫开展综合防治研究和生产示范,可减少用药30~50%,枯萎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取得显著效益。一.据不同棉花生态区特点,组建成棉花主要病虫的综合防治对策,把单一病虫防治上升为初步的技术体系;...
深入研究并充分利用农业害虫的自然控制因素,结合新疆农业系统中特有的自然生态条件特点,对害虫实施生态控制。发现麦双尾蚜的天敌100种,筛选出了低感虫品种、高感虫品种和耐害品种共15个,发现了具有潜在威胁的2个新物种,制订了以调整冬春麦种植结构和保护天敌为核心的麦双尾蚜自控防治技术和策略。可以利用苜蓿带自然繁育天敌可以用于控制棉蚜的生物学机理,即“苜蓿与棉花具有不同的主要昆虫种类,但具有相同的主要天敌...
在总结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后,棉虫种群变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有机体与环境对立统一的自然法则,对作物与害虫、害虫与天敌,以及二者同农业环境三者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江汉棉区棉虫天敌种类、优势种群和它们早春在各类作物间的传递规律;棉花害虫、益虫种群相互消长及群落关系;自然天敌对主要棉虫的控制程度;以及控制每种棉虫的主要手段。提出生物防治必须以保护、利用自然天敌为主,饲养投放为辅的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