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发生规律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0.143 秒)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秋幕毛虫、网幕毛虫等,属于鳞翅目灯蛾科。原产于北美洲,随苗木、货物和交通工具远距离传播。1940年传入欧洲,1945年传入亚洲,已经扩散至全球32个国家。由于美国白蛾具有食性杂、生存区域广泛、传播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及繁殖率高,防治困难,而且防治后容易发生反弹等特点,被列为世界性检疫害虫。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之...
蓟马主要为害大葱、大蒜、洋葱、韭菜及瓜类、茄果类蔬菜,以成虫和若虫挫吸寄主心叶、嫩茎、嫩芽等组织的表皮、吸取汁液。受害部位出现长条状白斑,严重时,受害叶片扭曲枯黄,萎缩下垂,并传播多种作物病毒病。在干燥少雨、温暖的环境条件下发生严重。成虫极活跃,善飞,怕阳光,早、晚或阴雨天吸食强。在25℃和相对湿度60%以下时,有利其发生,高温高湿则不利。4~5月,天旱无雨或浇水不及时,受害最为严重。
2008年对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大豆试验田的大豆蚜虫及其天敌发生情况进行了定点、定期调查。结果表明:6月22日~8月20日是大豆蚜虫的发生与危害期,盛发期是7月15日~8月7日;大豆蚜虫天敌主要以小花蝽、瓢虫、草蛉、食蚜蝇为主,小花蝽和食蚜蝇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8月6日和8月16日,草蛉和瓢虫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为8月21日;大豆蚜虫天敌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比大豆蚜虫滞后10~15 d左右。
研究了黄翅菜叶蜂在河北承德黄芩种植区的发生及为害规律,采用喷雾法研究不同药剂对黄翅菜叶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翅菜叶蜂在承德每年发生4~5代,幼虫在黄芩陆续开花、结荚的6~9月可蛀荚为害。使用风驰、绿长城等药剂可有效控制其蛀荚为害。
[ 目的] 探究茶尺蛾、樟巢螟、杨扇舟蛾、黄刺蛾4 种蛾类害虫在崇明岛的生活史和发生趋势, 为今后的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方 法] 生活史的调查采用标准地设置后的系统调查; 发生趋势采用灯光引诱法进行调查。[ 结果] 结果表明: 茶尺蛾、樟巢螟、黄刺蛾在崇 明岛每年发生2 代, 而杨扇舟蛾发生4 ~5 代; 杨扇舟蛾以卵越冬, 其余3 种害虫都以幼虫越冬; 茶尺蛾的为害高峰期主要在8 月, 其...
[目的]探究几种球根花卉重大害虫发生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根据3年多的研究结果,对朱顶红、百合、马蹄莲、 观赏贝母等球根花卉的主要害虫蚜虫、健夜蛾、地下害虫及红蜘蛛在苏州地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并首次报道健夜蛾 在我国朱顶红等球根花卉上的为害情况。[结果]调查显示,几种球根花卉均有相应重大害虫发生,针对不同的害虫种类,可以制定相 应的防治措施。[结论]该研究为江苏地区...
对商丘地区菜田蜗牛的种类、危害情况、生活史等进行总结, 并初步提出生物防治、人工防治, 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的方法。
华北地区Bt棉田害虫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在科学评价Bt棉对棉铃虫等目标昆虫抗性水平及残存目标昆虫的危害特征和造成的产量损失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防治指标,结合BtL棉田非靶标害虫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与天敌昆虫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建立利用Bt棉对棉铃虫抗性为主要防治措施辅之于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及其它手段的棉花害虫综防技术体系。该项成果的推广应用将把棉铃虫、棉蚜、盲春蟓和棉花红蜘蛛等棉花害虫危害造成的产量损失...
1、关键技术突破,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与适用范围 阐明吉林省不同发生类型区玉米螟的生物型及其生活圈。明确影响中部地区玉米螟数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提出中部地区玉米螟发生数量动态模型。提出中部地区玉米螟发生数量和危害损失的长期预测方法,准确率达75%。首次明确了玉米螟存在不同的生态型和不同化性的种群,对它们之间在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明确了影响吉林省中部地区玉米螟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
甘蔗二点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揭示了二点螟为兼性滞育,以休眠和滞育两种方式越冬,年发生1-4代,滞育幼虫存在“年度重叠”;分浅滞育和深滞育两阶段,浅滞育期有较旺盛的代谢作用但不发育。提出的“控制虫源,压低基数”以农业防治为主体的综合防治措施,苗期保持土壤高湿,控制在土壤中化蛹的休眠越冬虫源;解除滞育的越冬幼虫耐药性差,适时化防,控制滞育虫源等。
该项目针对花生新黑地珠蚧在濮阳市为害范围逐渐扩大、为害程度逐年加重的生产实际,在国内外对该虫的研究和介绍较少,可供参考价值资料极少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研究,首次摸清了花生新黑地珠蚧在濮阳市的发生分布;全面探明了花生新黑地珠蚧发生危害规律(生物学特性与影响因子);通过试验,筛选出了一批适宜的防治药剂,并对防治技术进行了优化集成。综合技术注重两方面,一方面是农业与物理防治,包括合理轮作倒茬,施用腐熟粪肥...
对天津市棉花灾害发生规律及减灾措施,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总结出:筛选、推广良种;搞好防灾基础工作,晚克抗旱播种,促壮苗、提高减灾能力;促早熟,提高避灾能力;综合防治棉玲虫,雹灾、雨涝减灾措施等,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推广应用收到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桃潜时蛾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防治  桃潜时蛾       < 2008/11/3
该研究方案设计合理,路线正确,方法科学,论证充分,数据可靠,对桃潜叶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有重要突破和创新,对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及推广应用价值,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该课题通过应用综防技术,减少滥用农药和使用剧毒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的机会,提高作物和蔬菜产品的质量,保障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强化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功能,保证生态和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确定出病原菌为草生欧文氏菌;病菌在茎内、稻壳上及水中存活越冬;以带病种子和水源传播;在水稻灌冻中期经伤口自然孔口侵入;病菌生长适温25-30℃;灌浆中期降雨后持续高温发病重;选用抗病品种,冬前深翻土壤消灭菌源,用浸种净、菌虫清种子消毒灌浆初期喷50%福美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