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学 类星体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0.074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射电天体测量与天球参考系团组、射电天文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心团组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基于之前利用天体测量数据筛选奇异类星体样本的工作上,进一步挑选出2例双活动星系核候选体以及56例透镜类星体候选体,为利用欧空局盖亚(Gaia)卫星的天体测量数据搜寻并研究双活动星系核以及透镜类星体开拓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NRAS)上。
2023年7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早期宇宙与高红移星系团组、射电天体测量与天球参考系团组、射电天文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心团组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基于之前利用天体测量数据筛选奇异类星体样本的工作上,进一步挑选出2例双活动星系核候选体以及56例透镜类星体候选体,为利用欧空局盖亚(Gaia)卫星的天体测量数据搜寻并研究双活动星系核以及透镜类星体开拓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成果于2023年7月7日发表...
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简称AGN)是一类极为特殊的河外天体,其核心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着剧烈的物质吸积以及其他极端的天体物理过程。类星体是极度明亮的活动星系核。根据类星体的射电波段强度相对于光学波段强度的高低,类星体又分为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活动星系核中心的黑洞如何影响其所在的寄主星系,射电宁静和射电噪类星体之间是否具有统一性,仍然是该领域有待解决的热门问题。
近日,天文学家利用斯巴鲁望远镜发现了两个高红移红色类星体类星体是一种极其明亮的活动星系核,其中心含有带吸积盘的超大质量黑洞。一些类星体因其烟雾状尘埃吸收蓝光而看上去发红发暗,因此被称为红色类星体。天文学家热衷于寻找高红移类星体(红移高于5.0),因为它们是可观测宇宙中最明亮、最遥远的致密天体之一。高红移类星体的光谱可以用来估计超大质量黑洞的质量,是探测早期宇宙的有力工具。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王建民研究员领导的科研团队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几何测距方法,成功测量编号为3C 273类星体的宇宙学距离。这种几何方法具有传统工具不可比拟的优势,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哈勃常数危机”提供了新途径。这项重要天文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已获权威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最新一期发表,审稿人认为,这项工作是提高黑洞质量和宇宙学距离测量精度的必经方案,十分及时和令人激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活动星系核研究小组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南极天文学研究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组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成功观测到类星体核区为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盘提供吸积燃料的快速内流物质,完成了黑洞吸积物理图像的最后一块拼图,在黑洞吸积物理、活动星系、黑洞和星系共同演化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成果论文于9月5日发表在顶级期刊《自然》上。
近日,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领导的团队发布了最新的LAMOST类星体巡天星表,并发表在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ApJS, 2019, 240, 1)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博士后姚苏。这是吴学兵团队第三次发布LAMOST类星体巡天星表数据,此次发布的星表共包含了LAMOST在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期间观测的19253个类星体光谱数据,其中11458个类星体是由LAMOST独立发...
变脸类星体(或称变脸活动星系核)是指其宽巴尔末放射线在数年间出现又消失的类星体,探明该类星体的产生机制对于构建统一的类星体模型异常重要。近日,北京大学天文学系吴学兵和杨倩研究组与合作者,基于LAMOST、SDSS及WISE等光谱巡天数据,在北天区发现并证认了21个新的变脸类星体样本,将目前已发现的变脸类星体的数目增加了一倍。研究人员利用光谱巡天的光度数据估算出这批新的变脸类星体的转变时标上限为0....
北京大学团队发现的变脸类星体的转变时标约为1年到13年,证实了在短时间内这些天体的剧烈变化。当这些类星体的活动“开启”(或“熄灭”)时,伴随着连续谱辐射在光学和红外波段的增亮(或变暗)。其中10个类星体的光学和红外波段的光变幅度与不同的遮挡消光机制(即上面所提第一种解释)有3σ置信度以上的不符合。此外,这些源在光学波段的颜色是众所周知的“越亮越蓝”,在中红外波段的颜色却是“越亮越红”。这一现象可能...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类星体巡天是由北京大学教授吴学兵领导的团队开展的一项郭守敬望远镜光谱巡天重点课题。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运行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该团队继2016年发表从郭守敬望远镜第一期释放数据中证认发现的1180个新类星体之后,2018年4月10日在美国天文学杂志Astronomical Journal(2018, 155, 189)又发表了第二期和第三期释放数据中类...
2018年1月10日,世界最大星系巡天eBOSS国际科学合作组发布了最新宇宙学研究结果:eBOSS合作组通过观测距离我们68亿光年到105亿光年之间 (对应红移0.8到2.2之间) 宇宙深处类星体的空间分布,发现了显著的红移畸变 (RSD) 信号。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利用遥远的类星体探测宇宙的结构形成历史。 红移畸变现象是星体在局部引力势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殊三维成团模式。由于该信号与引力直接相关,它...
2017年4月12日,美国天文学会刊物研究亮点网站公布的研究亮点为“新发现填补类星体间隙”(New Discoveries Fill the Quasar Gap),入选论文为北大天文团队领衔于2017年3月30日发表在美国《天文学杂志》(Astronomical Journal)的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是物理学院天文学系、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杨锦怡,指导教师为吴学兵和樊晓晖教授。该网...
类星体,由于在光学上看起来像恒星一样明亮而得名,其实它既非恒星,也非星系,而是一类活动星系核,它的中心被认为存在着千万倍太阳质量以上的超大质量黑洞。超高红移意味着十分遥远的过去,红移大于5的区域对应的宇宙年龄只有十亿年左右。探测高红移类星体的辐射性质是研究宇宙早期天体演化的重要途径。由于红移越高相应的视亮度和视尺寸都会变得很小,目前通过射电望远镜观测到的红移大于5的类星体仅有10颗左右,这些天体为...
类星体通过其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吸积周围物质,释放巨大的能量。其极高的光度使得人类可以观测到遥远宇宙中的高红移类星体,并用来研究宇宙早期的性质及黑洞和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在过去的20年间,通过大型光学和近红外巡天项目,人们已经发现大约200个红移5以上的类星体,这些类星体的中心都隐藏着约十亿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
利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的2.4米光学望远镜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兴隆观测基地的2.16米光学望远镜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三台望远镜,北京大学吴学兵教授领导的国际团队发现了72颗红移5左右的非常明亮类星体和3颗红移5.7以上的高红移类星体。这一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6年2月24日出版的国际著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研究生王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