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农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农学总论 秸秆相关记录98条 . 查询时间(0.142 秒)
2023年7月20日,由微生物所崔卫东研究员主持的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复合微生态制剂创制及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中期工作进展汇报在新疆农科院微生物所召开,项目主持单位微生物所饲用微生态与生物发酵饲料创新团队、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饲料所及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课题负责人及骨干成员共11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2022年1月14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所吕卫光研究员主持的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稻田秸秆蚯蚓原位处理模式与循环产业技术集成示范”(课题编号:沪农科推字(2018)第4-14号)进行了验收。市农业农村委科技处贺凌倩四级调研员,科技服务中心吴立峰副处长、赵志鹏科长、夏芸专管员,项目协作单位负责人,我院科研处和项目组成员出席会议。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汇报,审阅了...
2022年1月14日,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所吕卫光研究员主持的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稻田秸秆蚯蚓原位处理模式与循环产业技术集成示范”(课题编号:沪农科推字(2018)第4-14号)进行了验收。市农业农村委科技处贺凌倩四级调研员,科技服务中心吴立峰副处长、赵志鹏科长、夏芸专管员,项目协作单位负责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和项目组成员出席会议。专家组听取了课题组...
2021年11月8日下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资环所承担的2020年省级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项目“规模化秸秆综合利用和示范推广”项目在所办公楼十一楼会议室召开验收会议。验收专家组由广东省农业环境与耕地质量保护中心研究员黄玩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授杜建军、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卢维盛、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研究员卢颖林、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广东分所会计师戴庆文等5人组成,项目组成员共20余人参加验收会。...
为全面探究活性炭对秸秆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解智杰在李东研究员的指导下,分别构建了中温和高温两套秸秆厌氧消化系统,并综合评价了活性炭对不同系统的生物和非生物影响。结果显示,相同剂量的活性炭(10g/L)在不同温度下对秸秆厌氧消化系统的甲烷产率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捷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在线发表了题为Co-cultivation of T. asperellum GDFS1009 and B. amyloliquefaciens 1841:Strategy to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of ligno-cellulolytic enzyme...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陈捷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在线发表了题为Co-cultivation of T. asperellum GDFS1009 and B. amyloliquefaciens 1841:Strategy to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of ligno-cellulolytic enzyme...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2013年在黑龙江省海伦市设立田间定位试验,基于玉米-大豆轮作体系,在玉米生长季正常施用化肥,研究了大豆生长季(1)不施肥(2)施用化肥和(3)玉米秸秆还田对大豆氮吸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021年9月9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水稻‘藏粮于技’重大任务品种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寒地秸秆全量原位腐熟还田技术观摩暨千亩示范片现场测产验收会在黑龙江省宝清县853农场召开。
为更好地服务宝清水稻生产,8月26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北方水稻研究中心在北大荒农垦集团八五三农场为宝清县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种植大户开展田间课堂,讲解水稻秸秆全量原位还田腐熟技术。
2021年8月20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台账报告(2020年度)》《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2021)》进行论证。
2021年7月25-26日,由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农村人居环境研究院及四川神农中医农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秸秆高值化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周南华出席会议。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解智杰在李东研究员的指导下,构建了一套针对秸秆厌氧消化系统的菌-炭生物强化策略。通过对一系列理化指标的测定并结合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探究得到了一套适用于玉米秸秆厌氧消化过程的菌-炭生物强化方法,并揭示了其内在的强化机理。
【目的】 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分解秸秆的微生物。研究秸秆分解过程中细菌群落组成的演化规律,对了解和调控农田微生物群体组成以促进秸秆分解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试验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原阳试验基地进行,将成熟期玉米秸秆 (茎和叶) 烘干,剪成长1~2 cm 、 宽0.3~1 cm的碎片,称12 g样品 (相当于8 t/hm2) 装入15 cm × 10 ...
秸秆是农田生态系统重要的有机资源,土壤微生物是其降解的主要驱动力。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秸秆降解不同时段微生物群落有明显的演替现象,且不同土壤环境中秸秆降解微生物类群不同。但是,文献查阅发现参与秸秆降解的微生物携带的相关功能基因集可能较为相似,降解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主要受到秸秆化学性质的控制,以及除主导微生物发挥降解作用外还需辅助微生物协同参与。以上线索暗示了秸秆降解的微生物学过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特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