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伦理学原理 中国伦理思想史 东方伦理思想史 西方伦理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史 职业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 教育伦理学 政治伦理学 家庭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 伦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伦理学 建构相关记录37条 . 查询时间(0.184 秒)
在对医患共享决策相关文献梳理反思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提出了探讨共享决策伦理基础的必要性,并尝试分析以亚里士多德“友爱”思想作为此伦理基础的适宜性。在实践层面,从罗波尔的技术伦理思想出发,建议建立共享决策责任分担体系,为共享决策的临床应用提出方法论的指引。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023年5月15日至17日,第十七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在香港浸会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办,来自世界各地50余名生命伦理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山西医科大学邓蕊教授受邀在研讨会上发言。
山西代县鹿蹄涧村杨氏宗族以杨家将为始祖,利用英雄祖先传说不断进行宗族的自身建构,其宗族叙事折射出国家观念和地方社会秩序。对杨氏宗族多层次叙事结构的整体性关照,不仅可以深化、拓展宗族建构的理论研究,还为推进当代社会伦理建设、再造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提供有益借鉴。
在中国语境中,公德概念是宏观国家之德和微观公民之德的有机统一,立足于实践以国家之德引渡公众之德是实现两者统一的逻辑路径。宏观公德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微观公德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两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沌一体分化发展有机统一三个发展阶段,公德的内容由强调齐一性向注重层次性转变。真正落实公德两层面内容的有机统一是未来中国语境中公德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中国公德建设方案形成的关键之笔。
在中国语境中,公德概念是宏观国家之德和微观公民之德的有机统一,立足于实践以国家之德引渡公众之德是实现两者统一的逻辑路径。宏观公德体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微观公德体现出社会的文明程度,两者的关系经历了混沌一体分化发展有机统一三个发展阶段,公德的内容由强调齐一性向注重层次性转变。真正落实公德两层面内容的有机统一是未来中国语境中公德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中国公德建设方案形成的关键之笔。
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中心拟于2018年5月16-18日在山西省晋中市万豪大酒店举办第十二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16日报到)。研讨会由《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社协办。会议学术委员会由罗秉祥、陈强立、赵明杰、王明旭、范瑞平、张颖、王洪奇和邓蕊组成。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与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拟于2017年6月16-18日在北京举办第十一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研讨会(16日报到)。研讨会由《医学与哲学》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社协办。会议学术委员会由罗秉祥、李建会、陈强立、田海平、张颖和范瑞平组成。本次会议的重点议题如下:(1)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医疗公正与健康的观念、资源分配、大数据与医疗公正、全球健康治理、及理论建构问题;(2)...
由河北医科大学与承德医学院承办,香港浸会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与河北省伦理学会主办,《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协办的“第八届建构中国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6月26至27日在承德市召开。我校副校长王亚利教授代表学校致辞。河北医科大学社科部承担了会议的具体组织工作和大会主持工作。
为探讨如何建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以及怎样将其运用于具体的作家作品分析之中,2014年4月26—27日,“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师范大学举行。
重视生存问题,建构生存哲学     生存  生存哲学  人类       < 2014/3/18
改革以来,我国的哲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显著标志就是各种新的哲学论域的开辟和新的哲学学科的出现。然而,由于现有的哲学论域和学科基本上处于离散状态,不同的视界尚未融合,我们仍然感到难以整体性地反思和把握复杂多变的当代人类生活。显然,通过整合而建构具有理论总体性的哲学已成为哲学发展的当务之急。但理论的“整合”并非形式上的全面拼接,而是“面向实情本身”的根本性洞观。哲学理论视域的总体性只能源自其反思的...
康德从理性出发推出自由意志,又从自由意志推出道德法则,从而完成了理性对普遍性的规范伦理学是否可能的构建。而通过悬设“上帝存在”使“至善”成为道德上的“应然”,从而完成了信仰对普遍性规范伦理如何可能的构建。笔者看来,多元文化背景下理性和信仰的交互构建可以成为二十一世纪现代性伦理规划和建构的一种探索方式。
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康德路线是当代英美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研究中的显学。在过去30多年中,罗尔斯及其哲学同仁的作品大大推进了众所周知的康德式建构论,并使建构论成为该流派在研究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方法。
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齐格蒙特·鲍曼通过对社会学家极少关注的大屠杀现象的研究对社会学的去从予以追问。鲍曼指出,正是现代文明而非原始野蛮参与了大屠杀的暴虐。对于大屠杀中遍及各处的道德盲视,社会学家必须表达他们的声音,并将道德问题重新引入社会学。但鲍曼对道德性质的理解和对道德盲视的忧虑却欠缺社会性与政治性分析,本文即通过引入社会结构与权力的视角对这一问题加以评论。
环境代际正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类整体的道德努力,其中,人类整体是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以及类主体的统一,它们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承担着相应的角色,要解决人与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环境正义问题,必须实现三种伦理主体的道德建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