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天文学 红外相关记录40条 . 查询时间(0.18 秒)
2023年9月23日,第二届“地球与太空:从红外到太赫兹国际学术会议”(ESIT 2023)在上海开幕。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 、复旦大学光电研究院等共同主办,旨在聚焦“红外毫米波、太赫兹、空间探测”主题,交流遥感空间探测领域的新进展。来自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等400余人参加。
2022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超短涡旋脉冲产生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利用空间相位调制结合光学参量放大技术(OPA)的方法,在近红外波段实现了双波长超短涡旋脉冲的输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高功率激光与科学与工程》(High power las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玉兔二号巡视器已在月球表面工作了超过40个月昼,其搭载的红外成像光谱仪(VNIS)随着巡视器的行走路线已测得多个位置的红外成像光谱数据。VNIS 是用于研究着陆区月壤和月表岩石成分并追溯其来源的主要方法。然而,太空风化、颗粒大小与多次散射、仪器的光谱响应和观测条件等因素都会影响光谱特征,并导致由月球表面光谱数据计算得到的矿物成分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2020年6月30日,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天文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的红外观测数据及热物理模型,揭示了主带小行星中的Vesta族群的热物理特性,对理解小行星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近日,国家天文台恒星与恒星系统团组陈孝钿、邓李才等人利用红外太空望远镜WISE数据搜寻到50282颗周期变星,其中34769颗为新发现变星。通过仔细的变星分类,该结果被整理为第一个全天红外变星星表,并极快地发表于国际知名天文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增刊》。该工作同时被美国天文学会列为研究亮点(https://aasnova.org/2018/07/24/getting-wise-r-about-vari...
The far-infrared to the millimeter reg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contains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Universe at early epochs. Observations of cold gas and dust uniquely probe the earl...
High energy, optical, and infrared detectors are critical to the performance of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Improvement in these detectors is critical to improving the sensitivity and quality of imagi...
兹定于 2017 年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1 日在云南丽江召开中国-南非光学/红外双边 天文会议。本次会议是中国-南非天文合作框架下的序列会议之一,旨在讨论如何更好 的共享两国的光学/红外望远镜资源和天文仪器研发经验。会议的另一个主旨是促进 两国天文学家的科学交流,希望在星系形成和演化、活动星系核、恒星和行星形成以 及演化、星际介质、时域天文学以及天文教育和普及等方面形成广泛的...
色指数是天文学中利用颜色来显示恒星表面温度的量。恒星的内禀色指数是给定光谱型恒星所固有的色指数。它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天体在某一波段连续谱的能量分布情况。由于星际消光的存在,恒星的内禀色指数会受到红化,早期的天体物理量给出了不同类型恒星的内禀色指数的值。但是随着LAMOST这些大型光谱巡天望远镜获取光谱数据的增加,天文学家希望利用最新的观测结果,得到更可靠和波段范围覆盖更广泛的恒星内禀色指数值。
太赫兹至远红外谱段(频率约0.3~15THz,波长1毫米~20微米)是观测宇宙的独特波段,如孕育恒星的冷暗气体及尘埃辐射,示踪星际物质循环过程的丰富分子转动谱线及原子精细结构谱线。但是,受大气中水汽吸收的影响,地球上绝大部分区域在这一电磁谱段均不透明。南极冰穹A(Dome A)具有高海拔(4093米)和极低温(可低达零下80度)的特点,水汽沉降量仅为国际著名天文台址--夏威夷Mauna Kea的十...
2016年5月24日-25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承办的主题为“中国地基大口径光学红外望远镜的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62次学术讨论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大天文单位的60多名专家强烈呼吁国家“十三五”期间尽快立项建设中国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
经过多年努力,由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制的《光学和红外太阳爆发监测望远镜》(ONSET)已成功建成并投入观测。近日,由教育部批准,在昆明组织召开了项目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ONSET科学目标和技术研制报告、检测报告、查新报告、用户报告并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ONSET全面达到了设计要求,部分指标超过设计要求,已成功获得国际一流的三波段太阳图像资料。这...
近日,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主持,在昆明组织召开了“光学和近红外太阳爆发监测望远镜(ONSET)”鉴定会。鉴定委员会在听取了ONSET科学目标和技术研制报告、检测报告、查新报告和用户报告并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ONSET全面达到了设计要求,部分指标超过设计要求,已成功获得国际一流的三波段太阳图像资料。这是一台总体性能国际先进,部分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具有突出特色的地基太阳望远镜,对发展中国太阳物理...
2015年2月9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与上海技物所红外天文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龚惠兴院士、叶叔华院士、朱能鸿院士等为该中心顾问组专家。 在揭牌仪式上,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表示,近三十年来,国外红外天文蓬勃发展,而国内红外天文发展相对较慢,亟待加强。
2015年2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红外天文技术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龚惠兴院士、叶叔华院士、朱能鸿院士等为该中心顾问组专家。在揭牌仪式上,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表示,近三十年来,国外红外天文蓬勃发展,而国内红外天文发展相对较慢,亟待加强。近几年,上海天文台用中科院“百人计划”从国外引进了王仲翔、郝蕾等拥有丰富红外地面和空间卫星观测经验的杰出人才,在多个天文研究领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