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物理学 恒星天文学 恒星形成与演化 星际物质物理学 银河系结构与运动 恒星与银河系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恒星与银河系 黑洞相关记录50条 . 查询时间(0.629 秒)
2023年7月27日, 《自然》(Nature)发表了围绕中国天眼FAST发现的最新成果。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完成的题为《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Sub-second periodic radio oscillations in a microquasar)的国际合作研究成果,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
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球各地同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天文学家向人们展示了位于我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的首张照片。这一成果给出了该天体就是黑洞的实证,为理解这种被认为居于大多数星系中心的“巨兽”的行为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该照片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合作组织这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分布在全球的射电望远镜组网“拍摄”而成。
2022年3月28日,国际著名天文专业期刊《天体物理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刘洪涛研究员、封海成博士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斯隆数字巡天类星体光谱数据,通过红向移动的宽发射线,研究了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测量中的维里系数和黑洞吸积辐射压的贡献。
天文学家通常运用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简称VLBI)技术来解析遥远天体的精细结构。VLBI是将位于不同地点的多个射电望远镜联合起来,等效于一台口径与望远镜之间最远距离相当的“虚拟望远镜”。距离越远,等效望远镜的口径就越大,其观测精细结构的能力(即分辨本领)也越强。这种“虚拟望远镜”可以通过国际VLBI网实现,如美国VLBA(Very ...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5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甚大望远镜干涉仪(VLTI)日前获得了迄今为止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区域最深、最清晰的图像。新图像的放大倍数是之前的20倍,还帮助天文学家在黑洞附近找到一颗前所未见的恒星——S300。通过跟踪这颗恒星的轨道,该团队对黑洞的质量进行了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测量。
近日,由安徽师范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广州大学、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山大学以及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一个河外星系中发现了一对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这是天文学家迄今为止在正常星系中发现的第二例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安徽师范大学舒新文教授研究小组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多家研究机构和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在一个河外星系中发现一对互相绕转的超大质量双黑洞吞噬恒星的罕见天文现象。这是天体物理学家迄今为止在正常星系中发现的第二例超大质量双黑洞绕转系统。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黑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天体,具有独特的时空结构,进入其视界面的所有物质包括光线都无法逃脱。当一个恒星运动到太靠近黑洞的位...
4年前,在几十亿光年外,两个巨大黑洞在旋转中彼此融合,空间和时间产生了短暂的涟漪,物理学家因此第一次发现了引力波。从那以后,科学家仿佛打开了新大门,陆续发现了一系列类似事件。据《科学》报道,近日全球引力波探测器网络的研究人员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以4篇文章的形式,公布了迄今为止对已发现的50次类似事件数据的首个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黑洞——这些大质量恒星崩塌时留下的超强引力场,比科学家预期的...
2020年8月14日,科隆大学发布公告称,其科学家发现迄今为止运动最快的恒星,以每秒24000公里的速度绕着黑洞人马座A★旋转。相关成果发表在近日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太阳绕银河系中心公转的速度约为每秒220公里,太阳系绕银河公转一圈需要大约2.5亿年。而在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的附近有多颗恒星绕黑洞高速运行。由于这些超快恒星非常靠近黑洞中心,过去很难发现它们。但是,随着大型望远镜和...
超大质量黑洞的起源目前仍存在很多难以解释的谜题。而据日本国立天文台网站近日消息称,科学家借助超级计算机的模拟,首次在重元素气体云中发现了超大质量黑洞的“前身”,在这一理论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前身”不仅吞噬了星际气体,而且还吞噬了较小的恒星。相关研究报告日前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黑洞是宇宙中的庞然大物。一般认为,在所有星系的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而横亘在太阳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几乎比太阳...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6日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已知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距地球仅1000光年,质量至少为太阳的4倍。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玛丽安·海达及其同事偶然发现了这颗黑洞,它是名为HR 6819的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还包含另外两颗恒星。
据美国太空网2020年4月16日报道,欧洲科学家历经近30年研究,首次发现围绕银河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旋转恒星的行进轨迹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测精准吻合,再次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如果一颗恒星在超大质量黑洞的边缘“疯狂试探”,它的走位是什么样?经典的牛顿引力理论认为是椭圆形,而爱因斯坦在百年前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则预测是复杂的玫瑰花形。2020年4月16日,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宣布经过27年的努力,人类终于通过甚大望远镜(VLT)描绘出了这样一颗绕着我们的银河系中心黑洞运动的恒星。它的轨迹显示,爱因斯坦又一次对了。
传统观念认为,行星只能围绕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运行,但两位日本科学家挑战了这一观念。他们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称,一颗超大质量黑洞周围可能也有千万颗行星“相伴”。如果发现黑洞周围的行星,有望开辟天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鹿儿岛大学教授惠田敬一说:“在适当条件下,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例如在黑洞周围),也可能形成行星。”惠田敬一主要研究活动的星系核,这是由黑洞激发的发光体。
北京时间2019年11月28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的一项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迄今为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并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这颗7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远超理论预言的质量上限,颠覆了人们对恒星级黑洞形成的认知,有望推动恒星演化和黑洞形成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