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形态学 作物生理学 作物遗传学 作物生态学 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作物栽培学 作物耕作学 作物种质资源学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农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作物学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264 秒)
2021年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有这样一个项目来自农业领域,“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该项目由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主持,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2021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颁奖大会。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农林领域共有30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3项。
近日,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获悉,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超高产专用早籼稻品种中嘉早17等的选育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早稻约占我国水稻总产的16%~18%,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储备粮源,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长江中下游早稻约占全国早稻产量的70%,但该区域早稻生产存在苗期低温冷害烂秧、生长期短难创高产、高温逼熟品质差等三大突出技术难题,导致该区域早稻生产效益低...
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北方旱地农田抗旱适水种植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国旱地农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包括干旱、半干旱偏旱、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和半湿润区等主要类型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1%,是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贫困人口聚集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北方旱农区频旱多变环境叠加...
从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王天宇研究员牵头完成的“玉米优异种质资源规模化发掘与创新利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种植区域广泛,生产条件复杂多样,其中病害和干旱是阻碍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培育抗病、抗旱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而加强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是培育抗病抗旱新品种和驱动种业发展的根本。种质资源的研究...
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作为第三完成单位、曾宋君研究员作为第三完成人参与的、由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主持完成的项目“中国特色兰科植物保育与种质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曾宋君作为获奖代表参加了奖励大会。 该项目是我国兰花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福建农林大学是我国兰花产业创新联盟的理事长单位,...
从日前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杨庆文研究员牵头完成的“中国野生稻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野生稻是水稻品种改良重要的基因资源,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我国境内分布着三种野生稻: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是世界上野生稻资源分布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海南野生稻“野败”不育基因的发现,成功实现了...
2018年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对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成果“青藏高原特色牧草种质资源挖掘与育种应用”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成果第一完成人白史且研究员代表团队...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何中虎研究员主持完成的“CIMMYT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据悉,中国小麦育种可用亲本资源短缺和品种对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抗性频繁丧失是制约我国小麦育种研究的两大关键问题,从1990年起,何中虎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系统开展了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历经15载,引进筛选出1.8万多份有一定利用价值的优异...
(记者 叶群青)由我院水稻研究所张慧廉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近日荣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是:1. 发掘新不育胞质。以野败型不育系作鉴别品种,创造了一种从栽培稻野败型恢复品种中发掘不育胞质的方法,发掘出印水型(来源于印尼水田谷6号)等10个新不育胞质,不育胞质发掘成功率高达6.7%。2. 高异交率水稻不育系选择指标的创新。提出了高异交率水稻不育系...
编者按: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月2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200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我院主持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由畜牧所许尚忠主持的“中国西门塔尔牛新品种选育”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外,我院气象所参加的“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灌溉所参加的“黄淮海平原持续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和“全国300个...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报2006年2月24日报道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张慧廉研究员等主持完成的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及应用近日荣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印水型不育系是我国广泛应用的第二大类型不育系,目前每年都有10个以上印水型新组合通过审定、推广,年推广面积4500万亩以上,占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20%以上。
中国农业大学新闻网2005年9月10日讯 许启凤(1929──),江苏省宜兴县人。生于1929年11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200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得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