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 汞相关记录65条 . 查询时间(0.137 秒)
植被是连结大气圈与土壤圈的关键纽带,在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近十年区域及全球汞循环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之一,就是确定了森林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全球大气零价汞汇。传统森林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主要侧重汞在森林系统中含量、储库、通量及质量平衡,无法追溯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而汞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可定量示踪物质来源和特征性过程,为解析森林系统汞的循环过程提供新契机。
汞(Hg)是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和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污染物,以不同形态沉降到水体和陆地环境,转化为剧毒甲基汞在生物体内富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在全球汞循环中,水体与大气界面Hg(0)交换起着重要作用。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提出,全球水体(主要是海洋)每年排放到大气的汞为2040~4600吨,约占全球大气汞排放总量的36%,每年沉降到全球水体的大气Hg(0)为800~1700吨,约占全球大气汞沉...
汞(Hg)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通过大气环流长距离传输,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系列环境健康和生态风险问题。森林生态系统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1%,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汞的自然排放清单中最大的不确定环节之一。森林地表的大气-土壤Hg 0交换是一个复杂的双向过程,包括大气Hg 0的直接沉降以及森林土壤的Hg 0再释放。目前使用通量箱测量的大气-土壤Hg 0通量仅代表净通量,无法量化...
植被是联结大气圈与土壤圈的关键纽带,在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植被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一直是陆地生态系统汞循环研究的重点与前沿方向之一,先后经历了基于总汞含量分析阶段、汞形态分析的研究阶段与近十多年来汞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应用下的快速发展阶段。
埃迪卡拉-寒武纪转折期(560-514 Ma)是地球历史上生物变革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为埃迪卡拉型动物的灭绝(大约541 Ma)和寒武纪早期多门类动物的爆发(大约541-514 Ma)。地球表生环境变化被认为是控制生物演化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这一时期的环境与生物协同演化也一直是地球科学研究的热点和争论的焦点。尽管海洋缺氧被认为是埃迪卡拉型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但一些证据表明这一时期的氧水平明显升高,...
与其他重金属显著不同,汞是主要通过大气进行长距离跨国界传输的全球性污染物。森林生态系统的面积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1%,是全球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很大部分人为源排放的汞,通过大气传输、大气干湿沉降、植被吸收/转运与凋落物沉降累积在偏远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与土壤中。因而,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认识全球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评估全球生态环境汞污染的健康风险至关重要。...
汞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之一,毒性与其形态密切相关。无机汞具有肾脏毒性,可能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出现少尿、无尿、尿毒症等症状。对普通居民而言,食用食物、饮用水、呼吸和皮肤接触均可导致无机汞暴露。一般情况下,尿液汞含量可以用来指示人体无机汞的暴露水平。目前居民无机汞暴露途径及贡献份额认识不够准确,这制约了人体无机汞暴露的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
汞是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人类活动(如汞矿开采、燃煤发电和金属冶炼等)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汞,会使得这些地区遭受土壤汞污染,造成农产品汞超标和人群暴露风险。然而,这些排放源对周边土壤汞的影响程度和污染贡献份额并不清楚。因此,定量识别人为活动与区域土壤汞的耦合关系,对土壤汞污染源头防控和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汞稳定同位素是示踪汞污染来源和环境过程的有利工具。基于汞同位素的混合模型,已被用来定量揭示土壤、...
目前,汞同位素在物质循环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其具有极其特殊的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性质。相比于其他金属同位素(如锌和铁等元素的同位素),汞在多数生物过程中有着明显的非质量分馏,其机制主要是光化学还原及甲基化等过程控制,且汞的非质量信号伴随着汞的迁移而一直保存,是示踪物质循环的理想工具。在海洋体系中,已有的研究表明,海水中具有较负的汞的质量分馏和较大的汞的非质量分馏;而在玄武岩等火...
汞由于其毒性而备受关注,因此其在地表过程的地球化学行为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相比之下,汞在地球深部的循环过程研究较为薄弱。由于汞具有亲铜性和较强的挥发性,其常常在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系统中的低温硫化物矿床中富集。由于该类矿床常常形成于板块汇聚边缘,矿床中富集的汞金属可能由俯冲的洋壳释放所致。汞是少有的具有显著质量分馏(MDF, 常用δ202Hg表示)和非质量分馏(MIF, 常用Δ199Hg表示)的...
埃迪卡拉纪(~635-551 Ma)大尺度的碳同位素漂移(CIE)暗示海洋内部异常的碳循环。全球最大的碳同位素负漂移(Shuram NCIE),与海洋氧化和大型生物的繁盛相耦合。有关Shuram NCIE出现的机制存在两个争论:1)深海大型溶解有机碳(DOC)储库的重新矿化;2)成岩作用。另一个全球性的CIE被记录在埃迪卡拉纪早期的帽碳酸盐岩中,陆地火山喷发、海底甲烷渗漏和缺氧深水上涌三种机制都可...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冯新斌研究团队以贵州省不同汞污染类型(花溪—背景区、垢溪—土法炼汞区、四坑—废弃汞矿区)的稻田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稻田表层土壤和水稻根际土壤,采用特定微生物促进/抑制剂添加实验结合单一富集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202Hg2+和CH3198Hg+),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下汞的甲基化速率和去甲基化速率,研究了不同污染类型稻田土壤汞甲基化/去甲基化的微生物代谢过程(图 1)。
冰川退缩区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部分之一,冰川退缩区的矿物质丰富, 原生裸地植被演替迅速,土壤发育碳积累过程明显。冰川退缩区形成的植被演替序列,是研究陆地生态系统汞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天然平台。在冰川退缩区一个狭长的局地区域往往能观察到处于不同演替年龄阶段的植被序列,考虑到退缩区基本一致的局地气候条件,在连续相邻的样地上同时开展相关研究,比较各自样地研究结果的差异性,就可获得...
为此,版纳植物园哀牢山生态站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仇广乐研究团队开展了合作研究,在景东彝族自治县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在景东县文井镇的思茅松林安放人工巢箱招引鸟类,并通过碳、氮同位素和视频观测技术得到了松针-松毛虫-雏鸟(确定食物链)和松针-食草/杂食昆虫-螳螂/蚁蛉/蜘蛛(潜在食物链)等两条食物链。结果表明:食物组成在汞的生物富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且在两个食物链中汞的生物富集具有相似的放大斜率(...
硒作为一种天然解毒剂,具有拮抗重金属毒性的特殊功能。近年来,关于土壤-植物体系硒与重金属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逐渐成为领域热点之一。近期,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课题组张华领导的交叉创新团队成员、博士在读研究生常传宇、巴基斯坦籍博士在读研究生Waqar Ali分别在“硒-汞、硒-砷交互作用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SCI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