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数学地质学 地质力学 动力地质学 矿物学 矿床学与矿相学 岩石学 岩土力学 沉积学 古地理学 古生物学 地层学与地史学 前寒武纪地质学 第四纪地质学 构造地质学 大地构造学 勘查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遥感地质学 区域地质学 火山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煤田地质学 实验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地质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地质学 汞相关记录65条 . 查询时间(0.383 秒)
自中科院地化所冯新斌课题组发现我国西南汞矿区食用稻米是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以来,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研究成为汞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冯新斌课题组针对水稻富集甲基汞机理这一科研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发现稻田土壤是水稻体内甲基汞的主要来源,水稻对甲基汞的富集是一个吸收-运移-富集的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准确评估稻田土壤中甲基汞的生物可利用性成为人体水稻食用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
贵州是目前我国汞污染非常严重的地区. 本研究报道了贵州省典型汞污染区(如汞矿区、锌冶炼区、燃煤电厂及自然背景区)表层土壤的汞同位素组成特征, 并对比了自然界主要汞排放源(如热液矿床、煤及大气样品等)的汞同位素组成. 研究发现, 不同汞污染区表层土壤的汞同位素组成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其中, 汞同位素质量分馏(d202Hg)差异可达2.0‰, 汞同位素非质量分馏(Δ199Hg)差异可达0.25‰, 表...
土壤样品用水浴加热王水溶解1 h,在10%的盐酸介质下,用0.5 L/min的载气流量,10 g/L的硼氢化钠-氢氧化钠作为还原剂,将自行设计的一种新型氢化物发生器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联用测定痕量砷、锑、铋、汞,一次溶样即可实现多元素在同母液同条件下同时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01~0.06 ng/g,加标回收率为92.0%~102.0%,精密度(RSD)低于5%。此方法通...
活性炭或活性炭与其它除汞工艺相结合业已用来处理含汞废水和含汞淡盐水。但是由于活性炭价格昂贵、吸附选择性差及再生困难等问题,影响了它的应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廉价高效吸附剂的研究。用聚氯乙烯塑料、废硫化橡胶制得了选择性吸附汞的活性炭。美国有用花生皮、花生壳等废物处理含汞废水。此外,用某些化学物质涂敷于活性炭的表面或者使活性炭包含某些对汞有强亲合力的基团(如-SH基),可以提高活性炭的吸附选择...
2011年5月23日下午,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陕西旬阳北部汞锑多金属矿田构造解析与找矿预测”项目论证会,由地科院常务副院长朱立新、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6位专家、北京大学陈衍景教授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带领的汞课题组早期研究发现,我国西南汞矿区食用稻米是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的“食用鱼类等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的国际共识。自此,稻田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
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带领的汞课题组早期研究发现,我国西南汞矿区食用稻米是农村居民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这一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的“食用鱼类等水产品是人体甲基汞暴露的主要途径”的国际共识。自此,稻田生态系统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已成为当前该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研究热点。
2010年4月8日,由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冯新斌研究员带领的汞研究课题组撰写的题为《In Inland China, Rice, rather than Fish is the Major Pathway for Methylmercury Exposure》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网站首页上。该刊物由美国国家健康...
采用盐酸-硝酸混合酸(盐酸-硝酸-水体积比3∶1∶4)水浴浸取地质样品,在样品消解后的母液中直接加入硫脲-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以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的痕量砷和汞。方法检出限为砷 0.0336 ng/mL,汞 0.0037 ng/mL;相对标准偏差(RSD,n=1)为砷1.1%,汞 3.0%。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7109~GBW 07114、GBW 07301~...
在0.01 mol/L 硫酸介质中,Hg2+与过量I-和番红花红T(ST)反应生成稳定的离子缔合物 2 ,使ST褪色,据此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汞的方法。最大褪色波长为519 nm,体系的褪色程度与Hg2+浓度在0~1.35 μg/mL内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4×105 L/(mol·cm),检出限为2.26 μg/L。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测定河水中的微量汞,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
植物样品经硝酸-高氯酸一次湿法消解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汞、硒、砷。测定时加入消泡剂磷酸三丁酯,可有效消除泡沫,降低记忆效应,提高精密度。方法精密度(RSD,n=12)为汞2.96%,硒0.96%,砷2.49%。经加标回收试验和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
选用了3种比表面积不同的粘胶基活性炭纤维(ACF-1、ACF-2和ACF-3),并对样品ACF-1进行了浓硝酸和氨水活化处理,获得样品ACF-N和ACF-NH3,最后对这5种ACF样品进行表面特性表征和单质汞的吸附实验.氮分子吸附(77.4K)实验结果表明,ACF-N和ACF-NH3的微孔容积与ACF-1相比有所减小,各样品的微孔(d<2nm)分布有一定差异.ACF含有许多不规则的表面微结构,其X...
利用农业废弃物稻壳制得了一种廉价的脱汞活性炭。该活性炭由稻壳经炭化、FeCl3活化、酸洗水洗和干燥工艺制得。在固定床吸附条件下,对不同的活化剂浸渍液料比、活化剂质量分数、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下所制得的活性炭对单质汞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80℃下,该活性炭对单质汞的脱除效率于180 min内可平均达84.71%,且保持相对稳定。
日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康世昌研究员和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Wang Feiyue教授签署协议并联合开展的纳木错汞循环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调查汞在青藏高原典型区纳木错流域大气、雪冰、水体和鱼体等各种环境介质中的形态及含量,建立该区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认识汞在青藏高原特殊冰冻圈环境下的迁移转化规律。
通过对太湖流域的东氿、西氿沉积岩芯中汞(Hg)等金属元素的分析, 研究了Hg的富集特征; 在精确定年的基础上, 计算了近百年来Hg的累积通量、人类活动导致的增量及累积通量变化, 揭示了人类活动与降水等自然因素对东氿、西氿沉积物中Hg含量变化的贡献量. 结果表明, 近百年来, 东氿、西氿沉积物中Hg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 人为贡献量占到沉积物中Hg浓度的2/3左右. 20世纪早期, 沉积物中Hg浓度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