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弓形虫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0.081 秒)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新发和人兽共患病研究中心教授肖立华和冯耀宇团队与合作者在人兽共患病原体弓形虫核糖代谢研究中获得重要突破,他们研究揭示了人兽共患弓形虫适应寄生生活的代谢适应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教授申邦课题组在《自然—通讯》杂志报道了弓形虫根据寄生环境的变化调节AMPK的活性,进而调控虫体的代谢活动,使得虫体在感染宿主细胞时各个阶段的代谢需求都得到满足,并且AMPK这种代谢重编程作用对虫体建立寄生生活是必须的。
2023年2月22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龙少军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弓形虫微孔介导选择性摄取宿主营养的内吞作用》(The Toxoplasma micropore mediates endocytosis for selective nutrient salvage from host cell compartments)。该...
免疫检查点疗法是近年来癌症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明星”,但很多患者无法从中获益一直是该领域内科学家们想要努力攻克的新课题。
本试验旨在探究刚地弓形虫钙依赖蛋白激酶9(CDPK9)对小鼠Ana-1巨噬细胞活性及功能的影响。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验证CDPK9与Ana-1巨噬细胞的结合情况;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不同浓度CDPK9处理24 h对Ana-1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CDPK9处理48 h对Ana-1巨噬细胞凋亡及吞噬功能的影响;采用总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天然免疫联合实验室基础免疫创新团队的科研人员利用CRISP\Cas9基因敲除技术发现了新型抑制弓形虫生长的药物靶点,这一研究结果不但对治疗弓形虫的药物开发具有指导作用,也对顶复门其它原虫,例如疟疾等的药物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国际寄生虫学杂志》上。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寄生虫,人感染后多呈隐性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检测及诊断较为困难。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继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它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目前,分子诊断技术主要有核酸探针技术、PCR及其衍生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该文对分子诊断技术在弓形虫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呈世界性分布, 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弓形虫病, 目前防控该病尚无理想的药物和疫苗。非人灵长类动物由于其遗传物质、形态结构与人类具有更高的相似性而成为人类疾病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新大陆灵长类对弓形虫具有较强的易感性, 而旧大陆灵长类感染弓形虫与人类感染弓形虫一样多呈亚临床感染。非人灵长类弓形虫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行病...
根据《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日前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一种在全世界感染了1/3人类的寄生虫具有永久改变小鼠大脑功能的能力。 弓形虫已知能够消除啮齿动物对猫天生的恐惧。新的研究表明,即便在感染几个月后——此时已经不能在小鼠体内检验出寄生虫了——这种影响依然存在。这就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微生物导致了大脑结构的永久性变化。
了解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与弓形虫双重感染者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及感染弓形虫与NO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144例HIV阳性者血清,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于9个月后再次取血,前后两次取得的血清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其NO的水平;对HIV阳性者血清进行CD4+细胞计数,根据CD4+细胞计数水平将患者分为免疫功能正...
了解云南西部HIV阳性者弓形虫感染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阳性者和正常人血清,采用弓形虫IgG抗体试剂盒进行测定,检测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43份HIV阳性血清中弓形虫抗体阳性197例,阳性率为36.82%,91份健康人群血清中弓形虫抗体阳性19例,阳性率为20.88%。HIV阳...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近日通过研究,找到为何ROP18蛋白可让寄生虫中的危险种类——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存活于宿主细胞的原因。这项发现将进一步有助于找到对抗弓形虫以及其他寄生虫的方法。研究报告刊登在近期的《细胞—宿主与微生物》上。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4月7日宣布,他们与国家科研中心合作,发现了一种可抑制疟原虫和弓形虫的分子,该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实验医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JEM)上。
本文报告了辽宁省12市34县猪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结果。以1HA共检测猪血清1391份,阳性539份,全省平均感染率为38.7%。、按地理区划统计,辽西丘陵区(7县)感染率最高,达54.6%(L31/2 40);辽南沿海区(8县)最低,为29.0%(99/341);辽阿平原区(11县)和辽东山地区(8县)居中,感染率分别为39.6%(197/497)和35.8%(112/313)o在我省,猪弓形虫感染...
摘要 从弓形虫(ZS_2株)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出了一个弓形虫特异DNA片段的克隆,对克隆的片段进行了部分顺序分析。根据所得DNA顺序,自行设计并合成特异的寡核苷酸引物对,建立了体外扩增弓形虫特异DNA顺序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4种不同来源的弓形虫株DNA、人工感染弓形虫的三头幼猪白细胞和胸腺DNA经过PCR扩增,均出现特异的扩增条带;而正常人、正常幼猪外围血白细胞、正常小鼠脾脏、恶性疟原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