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学 艾滋病病毒相关记录45条 . 查询时间(0.18 秒)
40年前,法国科学家蒙塔尼第一次分离出艾滋病病毒(HIV),此后美国卫生部长玛格理特·海格勒乐观预测艾滋病疫苗在两年内就能面世。然而40年后,在艾滋病的治疗中,仍然既无根治性药物,也无预防性疫苗。这个令人“闻风丧胆”的病毒,每一分钟夺走一条生命。
美国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的科学家17日报告称,基于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EBT-001可以安全有效地将SIV(猴免疫缺陷病毒)从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基因组中去除。这项临床前研究是推动人类艾滋病病毒疗法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基因治疗》杂志。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其生命周期中会将DNA副本插入人类免疫细胞。部分新感染的免疫细胞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转变为休眠、潜伏状态,这被称为艾滋病病毒潜伏期。美国科学家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即一种在大脑中具有长达10年寿命的特殊免疫细胞,可作为潜伏的HIV的稳定病毒库。这项研究为根除HIV的努力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
科学家几十年前就发现,有些艾滋病患者能够在没有任何药物帮助的情况下完全控制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缘由一直未被揭示。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异常强大的抗感染白细胞CD8+T细胞或许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刊发于最新一期《科学·免疫学》杂志。
2023年5月11日据《自然》旗下期刊《通讯·生物学》最新论文,西班牙庞培法布拉大学的一项研究将Schlafen 12(SLFN 12)鉴定并定性为一种新的艾滋病病毒(HIV)限制因子。SLFN 12可阻止病毒蛋白的产生,并帮助感染病毒的细胞逃避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和免疫反应。这些发现为改进HIV感染的治疗策略铺平了道路。
2023年2月3日上午,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研讨会线上顺利召开。会议由艾防中心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副主任邢辉主持,艾防中心主任韩孟杰到会致辞,艾防中心书记刘中夫对会议做总结发言。病毒及免疫研究室工作人员以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子流调工作负责人共90余人参会。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近期发布的信息介绍了全球艾滋病病毒合并结核感染现况,摘要如下:
科技日报北京2021年11月22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英国电子生物成像中心(eBIC)使用电子断层扫描和亚像素断层图平均化的新技术,确定了艾滋病病毒(HIV)衣壳蛋白、以及其与宿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的复合结构图像,分辨率约5.4埃。研究人员还建立了整个HIV衣壳蛋白的原子模型,或为开发以衣壳蛋白为靶向的抗HIV药物提供新思路。研究论文19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和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以绘制出艾滋病病毒(HIV)光滑糖分子前所未有的详细信息。这些分子能保护HIV不被免疫系统攻击。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这些图谱将使研究人员更全面地了解为什么抗体对病毒上的某些点有反应,而对其他点没有反应,并可能推动研发针对HIV和其他病毒上最脆弱和最易接近部位的新疫苗。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最新动物研究显示,科学家通过两种方法来逆转艾滋病病毒的潜伏,将能提高清除该病毒的几率。这种“激活”隐藏病毒的手段,属于迄今最强大的潜伏逆转方法,其为医学界进一步理解病毒逆转维持机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艾滋病病毒感染了免疫细胞,但该病毒宿主可被定制的 “攻击” 细胞有效摧毁。
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养生堂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尿液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已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销售,成为全球首个上市的可由非专业人员自我操作并判读的通过尿液检测HIV感染的诊断试剂,填补了相关产品及技术空白。艾滋病是全球重大传染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如病毒携带者...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等机构日前宣布,他们的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了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从宿主细胞的防御系统中逃脱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网络版。HIV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被逐渐破坏,人体易受到病原体感染并引发各种疾病。目前尚无从体内完全排除HIV的治疗方法,感染者需不断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随着病毒遗传基因变异,有报告称出现了很多既有药物无法治疗的耐药性...
日本横滨市立大学等机构日前宣布,他们的联合研究小组发现了导致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从宿主细胞的防御系统中逃脱的分子机理。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网络版。HIV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被逐渐破坏,人体易受到病原体感染并引发各种疾病。目前尚无从体内完全排除HIV的治疗方法,感染者需不断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随着病毒遗传基因变异,有报告称出现了很多既有药物无法治疗的耐药性病毒。因此在...
日前,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在《细胞》杂志上撰文指出,CCR5基因阻碍中风患者康复。此前研究表明,CCR5基因还是艾滋病病毒进入细胞的主要帮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