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土壤学 耕地相关记录258条 . 查询时间(0.025 秒)
分析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等高反坡阶对雨季坡耕地的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为该区域内等高反坡阶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在水源保护区迤者小流域内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对不同位置坡面和阶面及其不同土层深度不同时期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观测. [结果] 在长期大量降雨停止后2 d,上阶、下阶土壤水分含量一直保持在较稳定水平,随时间变化的变幅较小,上阶降低2.71%,而坡面在降雨结束后迅速变化,上坡降低9....
2014年7月10日,由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耕地土壤生物功能分析方法—基因芯片及高通量分析技术”培训会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功召开。耕地保育学科群各单位有关专家、代表共4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会议。培训会议由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孙波研究员主持。
耕地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其生态安全关系到区域稳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以秦皇岛东北部低山丘陵及东部沿海耕地景观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生态学及生态安全理论为依据,构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期TM(ETM+)遥感影像,对研究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生态安全格局、重心演变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地景观生态安全不断降低,耕地景观生态安全指数...
为深入理解有机碳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采用干筛法和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并基于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紫色土耕地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D)与有机碳(SOC)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和土层间D与SOC均存在差异,变化范围分别为2.376~2.603、3.54~12.07 g/kg,均值都随土层变深呈递减趋势。全样本(n=36,不区分处理和土层)中D与SOC显著相关,但并非简单相关。进一步对D与各粒级有...
基于3S (RS、GIS、GPS)技术,并结合数理统计和景观格局数量分析方法,运用2000 年CBERS、2005年CBERS和2010 年TM遥感影像对塔里木河干流10年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景观格局及其生态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在过去10年中,塔河干流耕地面积明显增加。具体地,2000年耕地面积为1.61×105 hm2,所占研究区总面积比例为3.89%,至2010年增加至3.27...
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3年10月11日-13日在浙江杭州召开“耕地地力培育与农产品安全学术研讨会”。
通过在野外28.5 hm2的坡耕地上采集土壤样品,定量评价了利用137Cs和210Pbex研究土壤有机碳(SOC)动态的潜力,以探讨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耕地土壤137Cs、210Pbex和SOC在平面和垂直深度上均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在平面上,尽管受土壤侵蚀沉积的影响,137Cs、210Pbex面积活度及SOC储量变异很大,但它们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在垂直断面上,侵蚀...
为探究中国西部耕地流失规律,该文利用1999年、2009年遥感数据提取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变化信息,分析耕地流失量和空间分布,并结合地形数据、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等用Logistic方法定量分析耕地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9年至2009年间,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面积净减少1 393.25 km2,耕地流失1 811.78 km2,其中转化为建设用地157.05 km2,退耕还林/草...
耕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阐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特征,有利于缓和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基于苏皖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提取影响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考察其对耕地资源变化的作用机理及苏皖耕地变化驱动特征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可归结为经济发展、人口与农业和制度与政策因素,经济发展带来耕地面积"N型"变化,人口与农业因...
为了深入剖析影响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驱动因子的作用机理,研究区域耕地资源安全驱动机制。该文以松嫩高平原黑土区巴彦县为例,运用Matlab编程,采用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结合相关分析法,识别影响耕地资源安全的关键性因子及其与之相关的因子,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和完全二次回归分析方法,阐明影响因子间的协同作用关系,进而揭示其对耕地资源安全影响的作用机理和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影响研究区耕地资源安全的...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的地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粮食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切实强化耕地质量管理和建设、提高耕地地力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结合“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低产田改良科技工程”的实施,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农田生态系统无论作为全球温室气体的“源”还是“汇”,均对大气CO2浓度的年际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以我国亚热带地区——福建省不同地理位置的闽侯县、浦城县、同安县和永定县为典型研究区,利用这4个县1982年23 869个样点和2008年12 521个样点实测数据建立的1:5万土壤类型-土地利用方式数据库,分析了近30年来福建省不同土类、亚类、土属和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有机碳密度变化,并利用尺度上推的方法估算...
针对西南地区典型红黄壤坡耕地,采用同时Wischemeier、Williams的计算公式、诺谟图查值、美国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K值表查值法开展土壤可蚀性研究,结果表明:A、B、C土层的K总平均值分别在0.222~0.369、0.329~0.413、0.430~0.560和0.405~0.595之间(见表3)。各种方法计算出来的K值差距甚大,变异系数差别也很大,用Sharply A.与Wil...
中国的粮食安全,背靠的是18亿亩耕地红线。粮食安全年年提,时时重视,但决定着粮食总产量的耕地质量却长期被忽视。从一组数据的对比即可看出。201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已经攻克了926.6公斤大关。而我国四大作物的平均实际单产仅为302公斤,略高于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93公斤的一半,不到高产纪录980公斤的1/3。“如果不提高耕地质量,而是单纯依靠增加投入和提高科技水平,即使我...
选择试验模型法是目前国际上用于评估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物品经济价值的一种相对较新的方法。论文以浙江省温岭市耕地资源保护为例,探讨选择试验模型法在耕地资源保护经济价值评估实践的可行性。在专家咨询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确定耕地景观、田间设施、土壤肥力和耕地保护费为温岭市耕地资源保护的4个属性。在对温岭市246名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温岭市耕地资源保护不同属性的价值以及耕地资源保...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