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土壤学 耕地相关记录258条 . 查询时间(0.027 秒)
2022年12月5日是第9个世界土壤日,主题为“土壤,食物之源”。为广泛宣传世界土壤日,提升人们对土壤与健康重要性的认识,12月3日,新疆耕地科技创新中心和我院土肥所在线上主办召开了2022年世界土壤日学术报告会。来自新疆农业科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林业学校、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等相关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42名参加报告会。
2022年11月10—12日,第四届全国农业资源与生态论坛——耕地资源保护利用暨南繁硅谷土壤资源利用学术研讨会在海口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40多家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现场学术交流。
2022年11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质量保育团队在保护性耕作增碳培肥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揭示了长期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碳激发效应的主控因素和微生物调控机制,研究成果有助于对土壤固碳培肥调控机制的理解,也可为区域保护性耕作实践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技支撑。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IF 8.5...
2022年8月13-14日,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斌研究员及其团队在江苏省如皋市以“土壤管理与轮作制度”为主题,召开了“粮豆轮作长期定位实验2022年工作研讨会”。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实验站长李素真和沈维良研究员、岗位科学家邢邯教授和王凤忠研究员、江苏农业科学院沿江所刘建研究员、如皋市供销社陈玉峰主任、如皋市委组织部张勇部长等专家应邀出席会议。研讨会上,国...
团队名称:热带耕地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质量保育团队,热带耕地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质量保育团队隶属海南大学南繁与热带高效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团队现有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博士后3人,科研助理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5人,团队负责人阮云泽教授(简介附后),建有“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和“海南大学热带绿色高效农业栽培研究平台”。团队研究方向:热带土壤退化机制及阻控技术开发与产品创制;耕地...
农业部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经农业部批准成立。重点实验室以我国优势农产品分布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建立我国耕地保育研究和应用网络平台,系统研究我国农业土壤的物质循环过程、肥力演变规律、土壤退化机制等应用基础理论,研发土壤退化防治、障碍消减、有机培肥、地力提升和保持等农业技术和产品,提出相关建设(工程)的技术标准、技术规程和管理规范的建议,并进行推广(示范)应用,从土壤学的角度为解决我国的粮食安...
2022年5月21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承担的“蕉岭县耕地安全利用与土壤污染修复工程项目(包3)2022年实施方案” 专家评审会在梅州市召开。专家组由梅州市农业和环保领域的5位专家组成。梅州市生态环境局蕉岭分局和蕉岭县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代表参加会议。
2022年4月2日上午,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中下游坡耕地红黄壤与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项目启动会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一楼报告厅举行。
2022年3月29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北方一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项目通过验收。验收会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以现场会议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段武德研究员担任了项目验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研究员担任了项目业务验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王义明研究院担任了项目财务验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副校长杨...
2022年3月9日,广东省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资环所承担的“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开放运行项目”(2017年度考评合格)进行验收。验收组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中天粤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5位专家组成。省科学技术厅调研员罗霄鹏,院科技条件部主任陈琴苓,资环所所长顾文杰、副所长艾绍英及实验室主要成员参加会议。
2022年3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主持的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典型农区耕地质量演替数据整编与深加工”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项目专家组由组长于贵瑞院士、副组长周卫院士等专家组成。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全球农情遥感速报团队发布全球首套30米耕地复种指数数据产品。数据显示,全球81.6%耕地为单季种植模式,复种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南美洲和尼罗河三角洲,75%的三季作物种植模式分布在热带地区。我国平均复种指数在近20年小幅下降约6%,其中南方复种有所下降,北方复种指数总体增加,反映出耕地保护、鼓励休耕和轮作等农业政策在提升耕地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积极作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土壤植物互作创新团队揭示了作物磷-铁养分拮抗的信号转导机制,为黄红壤农田磷铁养分协同高效利用的作物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因项目、中国农科院青年英才项目等项目资助。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城市地理学科组研究人员,面向黑土保护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以吉林省为例,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和景观形状指数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农户调查数据估算了吉林省不同区域的农村宅基地闲置情况。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命根子,是稳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我国现有耕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另一方面,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国民食物消费结构改善等增加用地需求下,我国用于口粮生产的耕地总量呈现减少趋势,稳定粮食产量和耕地有限数量之间的“紧平衡”将长期存在。这就要求我们时刻绷紧耕地保护这根弦。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农业增产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土”位列位首。2021年的中央一...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