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政治学 >>> 政治学理论 政治制度 行政学 国际政治学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政治学 德国相关记录135条 . 查询时间(0.184 秒)
“中国治理”专题研究网络的目标是,以一种新颖的组织形式为基础,广泛联系社会学和区域学,共同就中国在治理方面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日本、德国要成为世界政治大国,首先必须得到本洲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能在本地区起到领导和主导作用。冷战后,日、德在与美国保持传统的友好关系情况下,逐渐把重心移向本地区。日本从90年代以来,加快推行“脱欧入亚”战略。亚洲地区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尤其是东亚各国经济的持续高涨,日本与亚洲的经济联系也日趋紧密,经济上相互需求日益加强,1993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常性项目收入首次超过对美国的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可...
联合国外交是战后日本和德国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后两国均先后提出谋求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本文从国家认同、联盟关系、军事结构等角度对日本和德国的联合国外交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特点、相似之处及差别。
近年来,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加强地方政治和行政领导力为核心进行地方政府改革,以解决“民主赤字”和“表现赤字”问题。本文通过对英国、瑞典、德国和法国进行比较研究,讨论了欧洲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改革战略。
过去二十年内,德国福利与就业制度的开放性政治经济举措,以及对基本政治联合产生的不良影响,值得关注。德国福利与就业体系面临着自由化进程,但没有向自由市场经济发展。对由雇主和工会主导的经济领域及由公共预算的财政约束主导的公共财政领域这两个独特领域内关键主体偏好的转移追根溯源后发现,在这两个领域中,关键主体的偏好转移互相关联,但对应着两组不同的问题。这意味着政治经济制度的维持需要考虑到更多环境因素,这一...
2007年10月11日是中国和德国建交35周年纪念日。8月27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了自其2005年11月执政以来的第二次国事访问。在中德两国建交35周年之际,在默克尔第二次访华前夕,德国驻华大使史丹泽博士和中国驻德大使马灿荣都分别就两国关系发表讲话,指出中德关系发展将出现“一个新高潮”,“已经进入一个全面发展新阶段”;默克尔访华也被定位为“和谐外交之旅”。然而,默克尔结束访华不到一个月就置...
德国的外交与欧洲政策”(Deutsche Aussen- und Europapolitik),是2005年11月22日正式当选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联邦总理的安吉拉•默克尔博士(Dr. Angela Merkel)于30日向第十六届德国联邦议院发表的“施政声明”中有关外交政策的提法。将欧洲政策与外交政策相提并论,表明欧洲政策已从传统的外交政策范畴中剥离出来,不再属于或至少已不完全属于...
作为德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政党,社会民主党(以下简称“社民党”)的前身是1863年成立的全德工人联合会和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这是第一个在民族国家范围内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也是第二国际时期各国建立的28个工人政党中最强大、最有影响的一个。
2010年6月29日上午,德国汉堡全球与地区研究院负责人那波尔教授(PD Dr. Dirk Nabers)与科纳教授(PD Dr. Patrick Koellner)访问我校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那波尔教授与科纳教授希望与我校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开展进一步的合作,包括学生互访、教师讲学和参加国际会议等。
2009年11月16日,俞可平副局长应德国北威州州长邀请,为德国北威州访华代表团作了题为“未来十年中国的重点发展战略”的演讲。
中国政法大学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第九章 19世纪德国政治思想。
联邦制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国家组织原则。美国、瑞士、加拿大、德国、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等六个联邦制国家在建立联邦时所面临的问题不同, 对联邦与州的分权这一功能所提出的要求不同,其制度化的形式也因此表现出差异。分权制衡功能在这些国家的不同实现方式和程度及其在实践中的演变说明,它的功能更多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这一角度看,现实世界中多种多样的联邦制模式,体现的正是各个国家具体情况的多样性。
一年前,德国社民党副主席安德丽亚·纳勒斯和英国工党政治家乔恩·克鲁达斯开始合作起草一份共同战略纲领。他们两人都是各自政党的左翼领袖。2009年4月初,这份名为《建设一个美好社会》的文件在英国和德国同时发表。这一文件旨在替代施罗德和布莱尔1999年共同推出的"第三条道路"。  纳勒斯和克鲁达斯认为新自由主义正在走向终结,希望通过《建设一个美好社会》文件启动左翼的讨论。两人都要求建立另一种更加民主的社...
德国的生态治理模式属于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从19世纪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德国生态环境一直遭受工业和战争的双重污染和破坏,生态破坏程度和环境污染程度举世罕见:德国境内主要河流不仅没有生物存在,居民甚至无法在其中游泳;整个鲁尔地区昼同黑夜,树木都被煤灰粉尘染成黑色,栖息在树上的蝴蝶竟也将保护色演变成黑色,德国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影响到德国居民的生命和健康。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德国政府相继关...
以种族认同感为基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意识、德意志民族意识,德国福利国家制度的 发展,以及冷战和后冷战的国际大格局的变化,共同构成了战后德国合法移民的三重背景。战后 德国的合法移民可分为三大类:公民,即属于德意志民族的被驱逐者和德裔;国家劳务市场之于所 谓的“客籍工人”;符合德国庇护法的外国难民。德国政府对德国难民、被驱逐者和德裔移民,采取 了促进全面融合的福利国家政策;对劳工移民及其家庭成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