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生物医学工程 创新中心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276 秒)
2024年3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 Stem 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Pre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capsulated proliferating human hepatocyte organoids in treating liver failure”。该项...
为了链接医工融合创新发展高层次人才团队,细化医工融合创新发展方向,促进与张元亭教授团队的合作联动,2024年1月22日,松山湖医工融合创新中心邀请了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AIMBE)会士、国际工程技术协会会士(IETI Fellow)张元亭教授及其团队来校,在科技大楼A611举办了医工融合创新沙龙(第三期)——医学人工智能在心脑血管健康中的应用。校内科研人员30余人参加了沙龙,曾志嵘副校长与张元亭...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省校合作的实施方案》(厅( 2021 33 号)文件精神,按照“统一领导、顶层设计、务实发展、动态调整”的建设思路,山西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开展全方位深入合作,在充分沟通、友好互助的基础上,以“前沿、协同、创新”为宗旨,联合组建“山西医科大学一清华大学医学院前沿医学协同创新中(以下简称“中心”)...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也是作物产量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尽管氮元素在大气中含量丰富,但是不能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而豆科植物可以通过与根瘤菌共生将氮气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利用的含氮化合物。根瘤作为共生固氮的场所,为根瘤菌提供固氮的微环境和能量。因此,根瘤器官的发育调控机制是共生固氮研究中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之一。
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8月31日在北京举行,健康卫生服务专题作为本届服贸会九大专题板块之一,以“融创发展,共享健康”为主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中心作为联合主办方组织了“医工交叉院长论坛”。
2022年来,胰岛移植作为新兴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供体胰岛的严重不足极大地限制了这种治疗手段的进一步普及。因此,发展在体外产生大量表达胰岛素的β细胞的技术方法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此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基于胚胎干细胞 (ESCs) 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iPSCs) 的定向诱导分化获取功能性胰岛细胞。这类研究较广泛地在国际多个实验室开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召开2022“科创中国”年度工作会议,发布了2021“科创中国”系列榜单。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推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生物力学与力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樊瑜波教授团队的技术成果“植介入医疗器械设计、优化与评测关键技术”入选2021“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先进材料领域);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2...
近日,山西省首个纳米药物可控缓释技术创新中心通过山西省科学技术厅立项建设评审,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以良好的科研环境和雄厚的科研实力顺利通过山西省科技厅专家团队对“纳米药物可控缓释省技术创新中心”场地、设施、仪器和团队结构等的系列考察和审核,成为中心的核心成员单位。
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多个全球性的、大规模的细胞图谱项目相继启动,例如人类细胞图谱计划等。然而,把来自于不同组织、不同发育阶段或者只有很少重叠细胞类型的单细胞转录组数据集进行准确有效的整合仍然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因为当前整合单细胞数据的方法需要校正批次效应从而达到整合分析的目的,而上述所涉及的数据集的批次信息不清晰,利用这些方法常常会导致校正过度或者校正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
湖北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10月26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成立,将打造专注运动与健康领域的跨学科交叉创新平台。据介绍,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交叉学科创新中心聚焦运动和健康医疗中的实际问题和关键技术,以智能纤维和织物为主要载体,为实现健康人群的生理辅助与运动增强、改进疾病保健与康复设施友好程度、提高医疗服务和诊疗装备智能化水平、促进医学和体育教育数字化,提供综合解决方案。成立...
胃癌全球范围内致死率排名第三,患者通常只有不到40%的五年生存率。其中约10%的胃癌与EB病毒(EBV)相关。相比于EBV阴性胃癌,EBV阳性胃癌(EBV 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s,EBVaGCs)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包括PIK3CA高频突变、CDKN2A表达缺失、高甲基化,以及9p24.1扩增等,表明EBV在EBVaGCs的肿瘤发生过程中可能扮演着重要角色。有研...
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技术(scWGS)可以有效揭示生物样品中不同细胞之间的异质性,并系统鉴定单个细胞的基因组中发生的遗传变化,例如拷贝数变异(CNV)和点突变(单核苷酸变异,SNV)等。过去十年,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多种单细胞基因组扩增技术,例如简并寡核苷酸引物PCR扩增技术(DOP-PCR)、多重置换扩增技术(MDA)、多重退火和基于环的扩增循环技术(MALBAC),以及通过转座子插入和体外转录进行...
近日,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高精尖中心常凌乾团队,以北航第一通讯单位,分别在《Research》(预计首IF > 10)、《Small》(IF 11.4)、《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IF 10.3)、《Analytical Chemistry》 (IF:7)、《Nanoscale》 (IF:7)、《Microsystem & Nanoengineering》(IF ...
受新冠疫情影响,医务人员面临着大量的咽拭子采样工作,操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须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咳嗽、呼吸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飞沫,具有较高的交叉感染风险,因此有必要研发采样机器人代替人工采集。传统刚性机械臂所产生的大幅度运动存在潜在风险,且易使患者产生心理恐慌。因此,一种柔性、高效的采样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12月18—19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十周年庆典暨2020年度学术研讨会在秋林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创系主任韩启德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副校长张平文,王恩哥院士,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王晓东院士,邵峰院士,乔杰院士,林东昕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分子医学研究所所长肖瑞平,清华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