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园艺学 >>> 果树学 瓜果学 蔬菜学 果蔬贮藏与加工 茶学 观赏园艺学 食用菌 园艺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园艺学 茶树相关记录273条 . 查询时间(0.09 秒)
2018年12月31日,我校“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中期评估会在我校生物科技楼召开,并顺利通过评估。安徽省科技厅受科技部基础司委托组织专家召开了本次评估会。科技部基础司综合处处长李非,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我校党委书记江春,副校长夏涛、姚佐文等出席了会议。省科技厅副厅长罗平、中国科学院李家洋院士先后主持了评估会。本次评估会,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李家洋院士为组长,以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
茶树品种‘龙井43’作为材料,利用RT-PCR方法,从茶树的cDNA中克隆得到1个编码蛋白激酶的基因,命名为CsCIPK。序列分析表明,CsCIPK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341 bp,编码446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414 234。蛋白功能域预测和多重对比显示,CsCIPK蛋白含有1个保守的N端激酶结构域和1个相对不保守的C端调节结构域,即丝氨酸/苏氨酸激酶结构域和NAF结构域。理化性质、亲/疏...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栽培团队主编的《气候变化环境下茶树逆境生理(Stress Physiology of Tea in the Face of Climate Change)》英文专著由德国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近日,我国农业农村部发布第38号公告,我校茶树育种团队选育的茶树品种紫嫣和川茶6号,经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审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复核,符合《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的要求,并予公告。2016年3月,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在推广前应当登记。2017年,农业部制定并印发了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指南茶树。...
以‘龙井长叶’茶树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4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600、732、462和657 bp,编码199、243、153和218个氨基酸,根据其编码蛋白分子量分别命名为:CsHSP22.4、CsHSP27.4、CsHSP17.5和CsHSP25.2。蛋白结构分析显示,CsHSP22.4、CsHSP27.4、CsHSP17.5和CsHSP25.2蛋白均包...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唐美君研究员、肖强研究员主编的《茶树病虫及天敌图谱》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共收录了15种茶树病害、89种茶树虫害、34种病虫天敌的相关图片共450余张,以丰富、生动的图片形式,将不同虫态、同一虫态不同体色、典型的症状或为害状等内容展示给读者,并以简明扼要的文字,着重介绍了病虫害的识别、习性和防治措施,以及病虫天敌的形态、习性或侵染特性。本书是目前同类图书...
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宛晓春教授研究团队,联合深圳华大基因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上海)等相关研究团队,破解了中国种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的全基因组信息,相关成果以“Draft genome sequence of 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 provides insights int...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遗传育种团队明确了过敏性坏死和活性氧代谢是茶树抵御炭疽菌侵染的重要方式。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园艺学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上。
2018年2月2日,由山东省农业委员会组织茶学、工程、财务等领域相关专家对我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农业部湖南茶树及茶叶加工科学观测实验站”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
近日,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魏书课题组首次揭示了茶树芳樟醇和橙花叔醇生物合成调控新机制,为增进茶叶香气品质提供了新路径。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植物细胞环境》杂志。芳樟醇和橙花叔醇是决定茶叶花甜香的关键物质。魏书等发现,茶树萜类合成酶基因(CsLIS/NES)在茶树叶片和花中通过转录过程中的再加工,生成了功能有别的两个转录本——全长转录本和断头转录本,前者的蛋白产物定位于叶绿体,后者的蛋白产物定位于细胞质,...
茶树(Camellia sinensis)根系中克隆获得1条长度为1 999 bp的核酸序列,该序列包含1 980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659个氨基酸。BlastX同源性比对显示,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葡萄VvSULTR3.1相似度最高(86%),将其命名为CsSULTR3.1(GenBank登录号:KY963793)。进一步分析显示,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量为72.39 kD,理论...
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是茶树吸收利用的两种主要氮素形态,且茶树具有对NH4+偏性利用的特点,其对NH4+的吸收利用效率明显高于NO3-,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茶树对NH4+、NO3-吸收、同化机制的差异。从代谢途径来看,茶树对NH4+、NO3-的吸收利用均首先需要通过对氮素的转运,然后再参与谷氨酰胺合成酶/谷酰胺–α–酮戊二酸氨基转移酶(GS/GOGAT)同化过程。系统地综述了...
以‘福鼎大白’茶树为材料,克隆了CsMAPK3 的全长cDNA 序列(GenBank 登录号: MF034662)、基因组序列及其启动子序列。CsMAPK3 的cDNA 序列全长1 700 bp,含有1 119 bp 的ORF 序列,编码373 个氨基酸;CsMAPK3 蛋白预测为亲水性蛋白,含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多序列比对和进化 树分析表明CsMAPK3 C–末端含有保守的CD 结构域,属于...
以福建安溪和武夷山两个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55个茶树种质为材料,采摘其春季、夏季和秋季的一芽三叶鲜叶,采用ICP–MS测定其稀土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的茶树种质对稀土元素有着不同程度的积累差异,种质间差异达到极显著(P < 0.01)。55个茶树种质间对稀土元素的吸收在不同季节、不同生境条件下均差异显著,安溪13个种质稀土元素含量表现为春季大于夏季和秋季,10个种质样品安溪的平均稀土元素含量高于武...
茶是世界上最为古老也是最为广泛饮用的含咖啡因软饮料,目前全球160多个国家的30亿人喝茶爱茶。普遍认为,茶树起源于中国的云南、四川等地;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在茶从中国起身向世界各地传播的数千年的漫长历程里,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多元的文化邂逅交融,发展形成了地球上复杂而美妙的茶文化。除了因为迷人的香气和令人愉悦的滋味,茶叶中含有许多特征性成分,诸如多酚、茶氨酸、咖啡因、维生素、芳香油和矿物质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