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大气化学 大气探测 动力气象学 天气学 气候学 云与降水物理学 应用气象学 大气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大气科学 群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657 秒)
蚌壳蕨科真蕨植物是中生代植物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侏罗纪中期与白垩纪早期经历了两次繁盛时期,演化出较为丰富的种类。大部分中生代蚌壳蕨科植物化石保留有独特的双瓣状或近似杯状的孢子囊群盖的特征。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分中心唐贵谦副研究员团队在京津冀城市群(石家庄区域)开展了系留气艇大气OVOCs垂直探测研究。利用便携设备(2,4-二硝基苯肼-DNPH进行了在线衍生化采样)在近地面和500-600m高空采集OVOCs样品,高效液相色谱(HPLC-UV)对其中的13种OVOCs进行实验室分析。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首席科学家、环境气象室研究员马雁军课题组在城市扩展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研究方面发布最新进展。
2020年11月1-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京津冀超大城市和城市群的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性研究”项目年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等单位的特邀专家和项目组骨干出席了会议。
我院杨修群教授课题组近期在野火气溶胶气候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Journal of Climate》上。相关研究发现了热带和极地地区野火气溶胶气候效应的显著差异性,揭示了野火在北极地区的气候效应对热带Hadley环流的影响。
2020年6月30日,由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牵头,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等10家单位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关键技术及示范重点专项——面向城市群的区域生态环境智能感知技术与系统示范项目”启动。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牵头该项目的第一课题“多源融合与异构同化的生态环境参数高精度感知技术”。
2019年12月2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项目(2017YFB0504000)年度进展交流会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顺利召开。首席科学家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宁研究员。此次会议旨在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总结研究工作进展,研讨下一步工作计划,加强各课题组之间的交流,分析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英国爱丁堡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受气候变暖以及进化因素影响,生活在苏格兰一个岛屿上的马鹿产子时间也在提前,这也许能揭示气候变化对野生动物带来的影响。
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杨修群教授课题组近期在季节气候预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已发表在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上。其中, 近日发表的题为“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babilistic and deterministic skills in dynamical seasonal clima...
北半球夏季季节内振荡(BSISO)是热带大气重要的次季节变化信号,其活跃于亚洲夏季风区,并具有显著的北传特征。西北太平洋BSISO在影响我国的东亚夏季风的建立,梅雨等季风雨带的季节性推进,夏季风的活跃、中断及其伴随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东亚夏季风短期预测的关键信号。近年来海气相互作用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中的作用被越来越重视。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杨修群教授课题组对西北太平洋30–...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宁研究员负责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2017YFB0504000)启动会,于2017年10月17日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举行。本次会议旨在向科技部、地球观测与导航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主管单位和专家组汇报项目实施方案和各个课题的研究进展。
西北内流区以盆地为主,盆地四周的高大山脉能阻止外部水汽输入盆地,也能阻止盆地产生的水汽输出盆地。监狱四周的高大围墙能阻止囚犯外逃,盆地四周的高大山脉类似于监狱四周的高大围墙,大规模调水进入内流区盆地的外来水源类似于坐监的囚犯,不能从地表流出盆地,也不能从地下流出盆地,离开盆地的唯一可能只能是先蒸发、蒸腾为水汽,再随风飘出盆地,但西北内流区盆地面积特大、四周山脉特高特长,将阻止盆地产生的水汽飘出盆地...
本文提出一种简化的识别群发性气候事件方法,对近50多年来全国群发性高温事件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物理意义明确,客观有效,符合实际.通过对近50年来群发性高温事件统计发现,不论是从发生频数、持续时间、影响站数还是综合强度来看,2000年以后的群发性高温事件都是5个年代中最显著的.与此同时,群发性高温事件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长江以南地区发生频率最高,其次为黄河下游华北地区,以新疆为主的西北地区亦是多发区,...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自主开发的嵌套网格空气质量模式系统(NAQPMS)及其污染源在线追踪技术,对2011年10月27-30日辽宁中部城市群发生的一次灰霾过程的外来影响贡献率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NAQPMS模式能较好地模拟辽宁中部城市群PM10浓度的时空演化,特别是代表性城市沈阳的PM10浓度的时间变化,这为利用污染源在线追踪技术研究外来影响的贡献率奠定了基础;在此次辽宁中...
杨修群,男,汉族,1963年10月生,安徽全椒人。现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气科学学院院长,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所长,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兼任IAMAS、WCRP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气象教育与培训委员会主任委员、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核心学术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