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 飞行技术 飞行器发射、飞行事故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中国相关记录21条 . 查询时间(1.118 秒)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腾讯集团发展研究办公室协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2020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0日在京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分别宣读2020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科学报社社长赵彦介绍了评选情况,腾讯集团副总裁陈发奋代表协办方致辞。两院院士评选...
近日,研究所储能研发中心在压缩空气弹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完成了压缩空气弹射器的研制、集成与测试,并完成了该弹射器在无人机的弹射起飞中的应用测试工作。压缩空气弹射系统能够实现对多种飞行器的冷发射。可应用于探空火箭、弹道导弹及运载火箭发射、无人机等,可提升其飞行高度或航程,可替代易爆、有污染的火药弹射系统。弹射器用作无人机的辅助起飞动力,实现在特殊环境下起飞,可扩大飞行半径和巡航时间;特别是对于复...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我所潘永信院士在现...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北京时间2月20日5时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采取一箭四星方式成功将新技术试验卫星C星、D星、E星、F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2018年4月26日从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间公司)获悉,中国正在基于空间充气展开、柔性防热、复合材料等技术,开发具有低成本、高承载比特征的新型空间货物运输飞行器,计划于2019年完成首飞。
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被誉为中国航天进入太空新动力的长征七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打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收官之战。此次飞行任务是我国天舟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成的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将为我国空间站组装建造和长期运营奠定重要技术基础。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为我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
在半个多世纪的航天从业生涯里,余梦伦只干过一件事,那就是给导弹和火箭设计“最佳飞行路线”。他当过的最大的“官儿”就是“弹道组组长”,可他却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50多年,系统地提出了导弹和运载火箭弹道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从东风一号、东风二号,到长征一号、长征二号,到神舟一号、神舟二号,再到后来的宇航员飞天、嫦娥奔月、“神九”“天宫”太空牵手……余梦伦和他的班组为中国进入太空的每一步,设计出了最美丽的飞行...
日前,老挝民航局已经正式委托我院为老挝琅勃拉邦机场设计PBN飞行程序,这是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PBN研究技术取得的新成绩,是我国PBN飞行程序设计工作的重大里程碑,我国PBN飞行程序设计首次走出国门,标志着中国民航PBN设计能力已跻身于世界民航先进行列。
北京时间2012年3月31日18时2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亚太7号”通信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正在规划火箭重复使用     火箭  重复使用       < 2012/3/16
全国政治协商会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日前透露,相关部门正在论证和规划火箭重复使用,“计划未来一段时间内能拿出方案”。
中国目前最大的无人直升机——V750无人直升机5月7日在山东潍坊首飞成功,填补了中国中型无人直升机的空白。7日上午,在潍坊天翔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的试飞场上停放着一架紫红色无人直升机,机身上喷有白色V750字样。试飞指挥员一声令下,发动机立即轰鸣,接着无人机进入程控自主飞行。无人机轻轻升起,稳稳悬停在空中。随后,直升机按照地面操纵人员的指令完成了高度遥调、前飞、后飞等机动动作,过程高度达到25米。十分...
记者5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首枚探空火箭7日7时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部发射场成功发射。这一试验的成功将为我国自主监测空间环境、保障空间活动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中国将于4月15日在西昌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择机发射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目前,火箭、卫星状态良好,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外观是“碟”形,看不到螺旋桨和机翼,可垂直起降,甚至空中悬停——这并非是传说中的“UFO”(不明飞行物),而是近日在哈尔滨市研制成功的一种“碟”型飞行器。 这种“碟”型飞行器由哈尔滨盛世特种飞行器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共同研发,具有低空、低速、垂直起降、悬停等特点,兼具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功能。 据了解,这种“碟”型飞行器已获多项国家专利,飞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