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物理学 海洋化学 海洋地球物理学 海洋气象学 海洋地质学 物理海洋学 海洋生物学 河口、海岸学 海洋调查与监测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知识要闻 海洋科学 西太平洋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91 秒)
2023年7月13日,《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海洋》(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以封面文章形式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关于西太平洋马努斯弧后盆地的最新成果。科研人员通过在超酸性火山-热液系统开展原位综合定量探测和微生物组学分析发现,在全球广泛分布的火山-热液系统中富含氢气,并孕育了可利用氢气的微生物群落。   
近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十大优秀案例”,海洋所王凡团队自主建设完成的“基于北斗卫星的西太平洋实时潜标观测数据自动接收和分析系统”成功入选。“基于北斗卫星的西太平洋实时潜标观测数据自动接收和分析系统”攻克了深海观测数据长周期稳定实时传输的世界海洋观测难题,实现了10套潜标深海数据的同步实时传输,基于北斗卫星提高了深海大容量数据实时传输的安全、自主和可控性,并首次融合感应耦...
西太平洋是研究俯冲带发育和演化的重要海区。雅浦岛弧位于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卡洛琳板块之间的三联点处,经受了复杂的板块构造运动。雅浦岛弧被认为最初与马里亚纳岛弧起源于同一个岛弧,但却表现出与马里亚纳岛弧截然不同的地形和构造发育历史。一般认为,卡洛琳洋底高原与古雅浦岛弧的相互作用对雅浦-马里亚纳俯冲带的构造演化产生了严重影响。然而,关于二者之间碰撞发生的时代、雅浦岛弧基岩性质和起源、雅浦岛弧目前...
海山作为深海大洋中的独特地貌,孕育着独特的生态系统,探明海山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键过程意义重大。中科院海洋所宋金明研究团队通过对西太平洋5个典型海山区海水生源要素的影响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和新发现,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刊物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刊发。
近日,国际地学期刊Chemical Geology 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国良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西太平洋卡洛琳脊是一个火山活动形成的洋底高原,综合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卡洛琳洋底高原和东部海山链系统形成于同一个来自下地幔的地幔柱。自近半个世纪前“地幔柱假说”提出后,常被用来解释巨大洋底高原和一系列有年龄序列的海山链成因。但是,地球上的海山链和洋底高原大多单独存在,一直...
近日,国际地学刊物《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常凤鸣课题组徐兆凯(第一作者)与法国巴黎南大学、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韩国海洋科学技术院、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在西太平洋暖池的全球碳循环效应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Enhanced terrigenous organic matter in...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副研究员张锦昌与多国科学家合作,通过详细分析最新采集的海洋磁测数据,获得了西太平洋大塔穆火山形成机制的新认识,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上,题目为Oceanic plateau formation by seafloor spreading implied by Tamu Massif magnetic anomali...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尹宝树研究团队在西太平洋内潮长距离能量辐射耗散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发表,并被选为期刊亮点文章(Featured Article)。内潮是发生在稳定层化海洋中潮频段的内波,由正压潮流与海脊、岛弧、海沟、陆坡等复杂地形相互作用生成,因其大振幅和垂向强剪切特性,对海洋声信号传播、海洋工...
2018年11月5日,“科学”号圆满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8年西太平洋开放共享航次”科考任务,顺利返回青岛母港。此次科考,“科学”号完成了国际上首次在西太平洋海域布放物理水文—地质沉积物测量组合潜标。该航次搭载了国内8个单位的25个国家级科研项目,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海大学等单位的70余名科研及工作人员参加了...
热带太平洋在年际至百年尺度上显著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天然等科研人员,测定西沙永乐环礁珊瑚高精度U-Th年代和高分辨率Sr/Ca序列,重建了热带西太平洋近千年以来的海表水温(SST)的变化,对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CA)和小冰期(LIA)的海表水温、西太暖池的扩张/收缩以及对东亚季风影响等开展了深入研究,该成果发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全球变暖‘停滞’现象的辨识与机理研究”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年代际变化是由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所调控。热带西太平洋是全球最大的暖池,是全球大气的重要热量和水汽来源,其变化对海洋物理环境有重要影响,对亚洲及我国天气气候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形成有重要调控作用。在年代际尺度上,热带太平洋主要表现为太平洋年代际振荡(IPO),但...
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东部,存在多年平均海表温度在28℃的暖水区,被称为热带西太平洋暖池(以下简称“暖池”)。暖池的一丝一毫的变化都左右着亚洲、太平洋区域,甚至全球气候和某些重大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动向,可以说,对它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承载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共享航次的“科学一号”科考船于2011年1月5日清晨返回青岛奥帆基地,圆满完成预期的所有任务。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